目前分類:G文件-學佛修行 (4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身口意三輪教化永遠沒有休息
 >>>我曾經聽人說:善財童子命好,遇到文殊菩薩,又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識,我們現在找一個善知識都找不到,很羨慕。他不知道善財童子遇到的文殊菩薩、遇到的那些善友,統統都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不認識。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是表法的,代表我們現前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們細心去觀察,出家的不多,好像有同學細心去查了一下,出家六個人,其餘都是在家的,從事各種不同行業***】就是我們從早到晚你所接觸的這些人。如果你有善財的心,有善財的願,那這些統統都是善友,天天幫助你向上提升;如果你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隨順自私自利,隨順貪瞋痴慢,那這些善友都變成妖魔鬼怪,幫助你趕快進三途。所以古大德說了一句公平話,說外面沒有佛也沒有魔,境界上都沒有,佛跟魔是自己心裡變現的。自己心是佛心,你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全是佛;自己心是邪心,那看到諸佛菩薩也都是魔了。這個話講得很公平,是講真話,跟《華嚴經》世尊常講的一句話是一個道理,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想佛,全都是佛;你心想魔,全都是魔。確實事實真相是無佛亦無魔,就看你用的是什麼心。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眼睛張開接觸的對象
 >>>今天我們繼續再看第三,第三「知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我們看這個十條,句句都是講宇宙人生一切法的真相。這裡頭有個簡單的解釋,「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眾生所緣諸法唯是一實相理,皆如金剛,不可破壞,是名知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我們讀了這十條之後,就曉得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跟我們哪些不一樣完全清楚。所緣這個境界就太多、太複雜,我們眼睛張開接觸的對象,眼是能緣,外面境界是所緣,眼看一切色相,耳聽一切音聲,一切音聲是耳所緣,耳是能緣,鼻聞香、舌嘗味、身接觸,念頭的分別執著,這是六根能緣。六個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境界是所緣,非常複雜!在佛法教學裡面,再複雜的東西把它歸納,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這就好講。物質環境裡頭兩大類,一個是你喜歡的,一個是討厭的。喜歡的叫順境,這是境界,外面境界,喜歡叫順境,討厭的叫逆境,總不外乎這兩大類。人事環境裡面也是兩大類,我喜歡的人叫善緣,我討厭的人、不喜歡的人叫惡緣。緣是人事環境,境是物質環境,物質環境裡面有順有逆,人事環境裡面有善有惡,喜歡的是善緣,不喜歡的是惡緣。你看佛跟菩薩講的,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這是講菩薩以善巧智明。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要記住,這個善是純善純淨,裡頭不但沒有善惡,連染淨都沒有。巧是巧妙,巧妙是它起作用的時候,起作用它不染這就妙,所以他用的全是智慧明瞭。我們凡夫不善,不善是什麼我們從起心動念,這個念頭裡面有真、有妄、有邪、有正、有清淨、有污穢、有善、有惡,很複雜!不像一真法界裡面的人,十法界裡面有這些現象,愈往上面去這個現象愈淡薄,他不是沒有,愈淡薄,離開十法界才沒有,那才是真正的善巧智明。他能入十法界,他要不入十法界他就不能幫助眾生,他能入四聖法界,他也能入六凡法界,他也能入餓鬼法界、也能入地獄法界,無論在哪個法界裡頭他決定不染污。他是智慧的,他不生煩惱,他沒有世人這些苦難,這就是巧。為什麼他能做到他看破,了知就是看破,他明瞭、他知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露水用閃電做比喻也說得不少
 再看第二段,「知一切境界寂滅智明: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達世間一切境界清淨寂滅,無諸雜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滅智明」。這一條所說的看破不是凡夫,他也說得很清楚是菩薩,不是凡夫。菩薩有這個能力看破世間,前面第一個是看破世間眾生相,看的是事相,這一段看的是什麼是理體,事之理,相之性,是清淨寂滅,沒有雜染,為什麼《金剛經》在大乘佛法裡面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它給我們說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存在的時間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這樣看法就對了。佛在當年講經說法,就一般社會大眾能夠理解的做比喻,用夢幻泡影做比喻用得最多,用露水、用閃電做比喻也說得不少。閃電的時間短暫,比喻念頭所現的相。露水是比喻相續相,我們人在這個世間住世幾十年,確實像露水一樣,這要知道,幾十年時間一彈指就過去了。一念就像閃電一樣,存不存在?不存在,這個你會覺悟,念念相續你就迷了,你就不知道念念都不存在。我們在大乘教裡面看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我們就完全明白了,明瞭事實真相全是假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也都發出信息災難很多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苦,譬如現在金融風暴,大家在經濟上感受到苦難來了,苦從哪來的也有同學告訴我,世界上有幾個所謂鉅富,擁有億萬財富的人,這個金融風暴來了,他受不了,自殺了,聽說有好多個自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不是普通人能夠相比的,他為什麼要自殺原因在哪裡科學家告訴我們,甚至於聯合國也都發出信息,世界上這些災難聽說還很多,金融危機接著聽說有糧食危機、有能源危機,地球溫度不斷的上升會造成許多的危機。南北極跟一些高山上的積雪,估計十年到三十年之內統統溶化掉,高山積雪是許多大的河流的源頭,這些河水估計養活二十億人,如果這個水源斷絕,這些河都枯乾,這二十億人怎麼生活?佔世界上人口三分之一。這個問題經過聯合國跟科學家提出報告,都是有數據證明,如果得不到環境的改善,這個事情麻煩就大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受磨鍊不拒絕順境來不拒絕
 >>>這個隨緣不是自己「我要想現」,不是的,眾生,眾生他想什麼,示現跟他想的是一樣的,這叫隨緣,不是攀緣。我剛才講,連五十三參都是隨緣,善友是老師介紹的。現身,無論現什麼身,決定是給眾生做好樣子,「威儀有則」,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不是給他做壞樣子,給他做好樣子。「柔和質直」,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社會,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看眾生的現相都粗暴無禮,讓人接觸到感到很不舒服,那菩薩所做的是什麼?柔和,處處表現和顏悅色,化解粗暴;現在人心虛偽,質直就是至誠,菩薩示現的是真誠心。末後一句「代眾生苦」,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代眾生受苦,做出典型給大家看。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大類德用的隨緣妙用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二卷)  2009/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2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老夫子沒有點子老實人
 >>>
所以老祖宗教給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開會沒用處,聯合國開會想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問題;教學,辦班教學就解決問題。我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十幾次,不能解決問題,聯合國這個會議已經開了三十多年,世界愈開愈亂。我們在湯池小鎮做了個實驗,辦班教學做成功。這做給聯合國看的,不要再開會,好好辦班教學,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人民是很好教的,人性本善。孔老夫子一生做學問的態度,我學到了,《論語》裡頭最重要的兩句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是夫子一生做學問的態度,述而不作,就是他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孔老夫子沒有點子,老實人。他相信、他喜歡古人,古人大聖大賢,他們所作、所為、所說、所傳,都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實智慧。他沒有自私自利,他沒有名聞利養,他沒有貪瞋痴慢,自性裡流出來的真實智慧。我們不行,我們起心動念都想著自己的利益,夾雜著髒東西,夾雜著種種不善。所以想出再好的點子,都有嚴重的副作用,道理在此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那就是大道理,不能不遵守,遵守,你這一生才真正能夠過著幸福美滿,人生最高的享受。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大類德用的隨緣妙用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二卷)  2009/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2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唵嘛呢叭咪吽壓下去了
 >>>我初學佛親近的老師是密宗的上師,章嘉活佛,密宗持咒,他教我一句咒語,叫我常念,「唵嘛呢叭咪吽」。我年輕,那一年我二十六歲,我很執著,我向老師請教這句咒語什麼意思我為什麼要念它老師告訴我,這叫六字大明咒,觀世音菩薩傳的。在密宗裡頭這一句咒語跟我們淨土宗的阿彌陀佛幾乎分量相等,我們淨宗完全念阿彌陀佛,他們完全念唵嘛呢叭咪吽。唵是身體,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就是心,這是外國的文法,是古印度的文法,身、蓮花、保持、意,我們中國人的文法講的一定是:保持身心(意是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清淨不染,也就是清淨平等覺。老師把這個咒語講解給我聽,我才感到原來咒語裡面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格言一樣,這個意思多好!這一句咒語確實它的力量跟阿彌陀佛相等。你看我們在境界裡頭,起了貪瞋痴慢,唵嘛呢叭咪吽,壓下去了;我們在逆境裡面生煩惱,起了怨恨,發脾氣,唵嘛呢叭咪吽,壓下去了。所以佛法無論是哪一個法門,效果都是相同的,唵嘛呢叭咪吽得觀世音菩薩加持,南無阿彌陀佛是得阿彌陀佛加持,觀音菩薩也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來生到哪裡去都到極樂世界去,顯密不二,顯密圓融,不能隨便批評,都是無上大法。所以世尊在《般若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就明白了。不但佛教裡面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再一推廣,推廣到全世界每一個宗教,你去看他們的經典,你去看他們修行的方法,只要是真修、正修,效果都是一樣的,都是修性不二,全性成修,全修在性,無量法門裡面,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漏掉的。如果你要不相信,你細細去讀「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會豁然大悟。我講的話沒錯,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在法門無量誓願學裡頭,為什麼要回歸到第一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無量無邊法門都是從心裡頭流出來的,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最後還歸到自性,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對一切法門要尊敬,對一切眾生要尊敬,尊敬到什麼程度像如來,如來看一切眾生都是如來,所以他不會有貢高我慢。自己表現自己表現謙虛、恭敬,謙敬,這是性德流露。對一切眾生恭敬,對一切法門讚歎。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立刻回光返照我迷了
 >>>
這一句的提示太重要,「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從哪裡下手從一視同仁。我們對待所有一切眾生,有情的眾生、無情的眾生;換句話說,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平等看待,要跟對待自己一樣,自他不二。套這個話來說,自外無他,他外無自,心外無境,境外無心,我們常常這樣念,把我們的清淨心念出來,把我們的平等覺念出來,這個功夫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四土生哪一土給諸位說,生實報莊嚴土,不是生在凡聖同居土,也不是生在方便有餘土。別人分人我,我不再分人我,這境界提升了。如果我在境界裡頭還分人我,人分人我,我也分人我,自己要覺悟,我們的境界沒有提升,還是凡夫,還是在這裡搞煩惱習氣,你的功行沒有進步,學佛學一輩子原地踏步,這個不能不知道。學了幾十年佛,依舊是迷而不覺,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有沒有我有我。有我是凡夫,有我是六道輪迴。阿羅漢就無我,他就不再輪迴,但是他在四聖法界。無我,那不是叫無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是我,我是什麼我心,我心生萬法,萬法是我心,有沒有聽懂我心現萬法,萬法是我現,這個我就是大涅槃裡面所講的常樂我淨,真我,這不是假的。真我具八種自在,我們下面會講到。學大乘,學《華嚴》,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時時刻刻提起觀照。小心什麼小心迷了,我們一念心起了人我,人我對立馬上就迷了自己立刻回光返照我迷了我怎麼又糊塗了。不要怪別人,怪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真懺悔,懺除業障。如果跟人有對立的念頭、有矛盾的念頭、有衝突的念頭,這個念頭才生,你就把這兩句話念念,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你念念的時候你就覺悟了,你心就平息,這叫修行。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把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做法修正過來,你真正覺悟,你念念關懷一切還沒覺悟的眾生,這是菩薩。念念關懷他,念念幫助他覺悟,而不是幫助他迷惑,學佛跟佛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住偏重在直心信解行證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六一卷)  2009/11/13     檔名:12-17-2061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語造作全都落在十惡上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學求道關鍵都在誠敬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乘無量壽莊嚴這果後因清淨平等覺
 >>>我們今天學佛學什麼?自己就清楚、就明白了,學了這麼久,《無量壽經》經題上一句話就全都講完了,「清淨平等覺」。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學平等心,學覺而不迷。果然學到了,你得的果報是大乘,大乘是智慧,就是一心大智,無量壽是相好,自受用,莊嚴是他受用,是幫助眾生的。你看這個經題上,「大乘無量壽莊嚴」,這是果,後面因是「清淨平等覺」,這是經題,我們修因、所希望得到的果報,全在經題上。這是總的綱領、總的原則,我們只要抓住,你決定不會走錯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是真的,不是假的,冤親債主、妖魔鬼怪來障礙你、來擾亂你,如果你的方向、目標、路子純正,什麼樣的妖魔鬼怪都不能擾亂你,冤親債主也沒有辦法動你一分。要堅定信心,一門深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心。什麼叫一心?清淨平等覺就是一心。而這三樣你只要修一樣,一個得到全都得到,我就修清淨心,清淨心得到,平等就得到,覺也得到;我修平等心,平等得到,清淨就得到,覺也得到,一而三,三而一。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你恢復一心是你的真心
 >>>下面長者引用經來作證明,這是用《華嚴經》裡面的經文,「一切虛空猶可量,諸佛說法不可量」,這兩句話是《華嚴經》上的,說明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你聽到這句話你一定要明瞭,不是說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毘盧遮那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不是這個意思,是一切眾生自心本有的智慧。佛有,你也有,他也有,我也有,平等平等,無有高下,只要你恢復一心,一心是你的真心,三心二意是你的妄心;妄心大家不一樣,真心大家是一樣的,真心本具的大智、大德、大能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所以諸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決定不敢輕慢,像普賢菩薩一樣,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肯定為大家做表率。對待別人就這三樁事,做得圓圓滿滿,對自己也給大家做個示範,懺除業障。自己,佛菩薩業障沒有了,還要懺除嗎是,要懺除,做樣子給別人看,給那些業障深重的人看,讓我們看到佛、菩薩都懺除業障,何況我們,我們更要懺除。這是他的慈悲,他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做得非常像,做得很逼真,一點破綻你都看不出來,佛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就像舞台表演一樣,他表演得太逼真,來幫助我們、啟發我們、誘導我們,用意在此地,說的話都是真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曲禮曰,毋不敬」一切恭敬
 >>>佛很慈悲,對我們這些凡夫來講,佛是教菩薩,我們沾光,教菩薩首先要斷三重障。三重障第一個是傲慢第二個是嫉妒第三個是貪欲。這個東西不能不放下,你要不放下,不但不能證果,實在講,佛菩薩幫助你,給你講經說法,你聽不懂。那就是什麼你聽,聽了很長的時間,不開悟,什麼原因你有這三個障。這不是佛菩薩不慈悲,你自己本身有障礙,必須把這個障礙放下。怎麼放下破傲慢就學謙虛,這有方法。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頭一個教你什麼禮敬諸佛。世間法,我們讀《禮記》,這儒家的,《禮記》頭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一切恭敬,從這裡入門。所以童蒙教學,你看看《弟子規》裡,都是教敬,從這裡開始。學著敬父母,然後你就懂得敬老師,再懂得敬一切人,不但是對長輩要恭敬,平輩、晚輩都要恭敬;不但對人要恭敬,對一切萬物統統都要恭敬。這是什麼除傲慢的障礙。不能說我沒有傲慢,說「我沒有傲慢」就是傲慢。傲慢從哪裡來的佛跟我們說叫俱生煩惱,有了我,傲慢就帶來了。我們學佛學到這個地方可以算是相當清楚了,我從哪裡來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念不覺,《還源觀》裡講就出現兩種作用,從一體起二用。這一念不覺我們講起心動念,一起心,第一個作用出來,宇宙現前,動念,動念我就出來了,所以我跟宇宙是同時出現。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佛家講心現識變,識就是起心動念,最細的,粗的是分別執著,這都是識。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分別是意識,執著是末那,第七識。佛給我們講,第七識裡面精神現象出現,有我見,我見就是有我執,執著有我。那時候雖然沒有身體,一有執著,執著是我,就是我們的自性變成一個靈體,現在人講的靈魂,就這麼來的。執著沒有了,靈魂就沒有了,靈魂沒有,變成什麼靈魂沒有,變成自性。一有這個執著,靈魂就變成我,你就執著這個東西,它沒有的,你執著它,我就會現行,一切法從心想生。有了這個東西,就有我愛,我愛是什麼東西根本煩惱裡面的貪,貪愛;有我慢,慢就是瞋恚;我痴。我們講貪瞋痴三毒煩惱,什麼時候有的最初那一念跟著就起來了。你看,我見、我愛、我慢、我痴,這叫四大煩惱常相隨,怎麼能沒有我慢!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敬。世出世間的大學問,根本就是自卑而尊人。儒家的禮,什麼叫禮簡單的講,禮就是自卑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有禮,這是禮的精神。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只為智體無性無依不能自了
 >>>天賦高的,根利的,大概每天可以背六、七百字,能背這麼多,中等天賦的大概是四、五百字,下根的人大概是二、三百字,所以他就不一樣,每個人進度不相同。標準是在哪裡標準是教他念十遍,十遍就能背誦,以這個為標準。老師教你,譬如教你念五百字,十遍背不下來,那就減,四百字,四百字背不下來,背三百字,他是這樣教法。所以一個老師教,在一個教室裡面,每個人進度不一樣,學得很踏實。十遍能背下來,這就是他的標準、他的能力,那就教他、督促他背一百遍,這是一般的。如果記性差一點的學生,加一倍,他要背二百遍。到第二天上課,就是昨天上的課背一遍,接著再教底下的文字。從前這個方法在中國用了幾千年,很有效果,跟現在學校講課程進度真的不一樣。人的稟性天賦確實是不平等的,是不齊的,如果把他排在一定的程度上,程度差的人學得很吃力,程度好的人感到太輕鬆;總不如過去那種方法有效果,它是根據每個人的天分,而不是有個標準的進度,不是的。這都讓我們在這麼長的時間細心去觀察、體驗,從前這個教學合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要學東西,例如學經書,沒有別的祕訣,就是讀。你要學一部經,你在這部經上首先你念上一千遍,一千遍熟透了。念的時候不要求解,這是什麼意思,不要去想這些,就是念,這叫求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一千遍念下來之後再求解,那個解是後得智,看看古大德的註解,你看了之後你能夠領悟。天分好的,能在古人註解裡悟出更深的道理,為什麼你心是清淨的,千遍念下來心定了,定生慧,慧能夠觸類旁通。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二八卷)  2009/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28請上網看全文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輔仁大學開一門課普賢菩薩行願品
 >>>底下說,「何以故」,這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為從法界,及根本不動智上,為信進悟入故,法合如然故」,這把緣故說出來了,為什麼一悟一切悟。實際上,賢首大師在《還源觀》前面三條講清楚了,講得很透徹。為從法界,法界是從相上講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全宇宙;在佛法的名詞上說,遍法界虛空界。遍法界虛空界是從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從相上,就是法相;及根本不動智,這句講的法性,法相是所現,法性是能現。在佛法裡面說,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跟哲學不一樣,哲學能現、所現不是一,佛法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佛法裡頭沒有二,所以叫「不二法門」,二就不是佛法,不二就是佛法。所以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這個事實真相,諸法實相是為信進悟入故,這是講次第,你看有信、有進、有悟、有入,悟是解悟,入是證悟。也就是《華嚴經》上清涼大師所講的這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跟此地的四個字,信,悟就是解,入就是行、就是證。信的是什麼解的是什麼行的是什麼證的是什麼就是法相跟法性。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經真的通了所有經典都通
 >>>
底下這一句,這一句就是說明出生無盡,就是講三遍。時,真的是一時。我們看佛的經典,「如是我聞,一時」,一時是真的。一時是什麼時候一時就是當下這一時,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佛講《華嚴經》在哪裡就在這一時,這個一念、一時。一時就是無量劫,無量劫就是一時,念劫圓融;念這個時間太短,劫的時間太長,念劫圓融。這都是跟你講真話,真話所謂不思議境界,你不能想、你不能說,你只能體會,你會體會得到。常常做這種體會,而裡頭又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那就錯了。常常有這個體會,沒有分別執著,這叫什麼這就是宗門裡面講的疑情,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叫疑情。有這個體會,沒有分別執著,到一定的功夫成熟就有悟處。所以不能沒有疑情,沒有疑情就不會開悟,那叫墮在無明裡頭。墮在無明裡頭,有定沒有慧,那個定也了不起,也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果報在哪裡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他是什麼都不想。為什麼不開悟沒有疑情,這個我們要懂得。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