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文件-消除業障 (1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唯獨淨宗方便快速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10唯獨淨宗方便快速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不能頓悟,像釋迦、能大師我們做不到,那怎麼樣?佛教我們漸悟,漸悟就是慢慢的放,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這就對了。真正這樣幹法,有人幹個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十年、二十年開悟了,有人三十年、四十年開悟了,悟了就成佛。像這種方法開悟的人在中國太多了,《五燈會元》裡面所講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除這部書記載之外,宗門、教下我們概略的估計,中國在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兩千年來,真正學佛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至少也有一萬人。念佛往生的人不計其數,【生到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宗門、教下開悟真的不簡單,宗門要修禪定,教下要修止觀,唯識法相要修五重唯識定,都不是容易事情。*唯獨淨宗方便、快速、穩當,成就特高,希望同學們不要放過,那你真的是有福報,大福報。】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浮氣躁成不了大事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佛常常在經上告訴我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句話要記住,特別是在我們現前用得上。制心一處,就是要你專心、專一,只要心專一,把雜念放下,他就生智慧。雖然是小智慧,但是小智慧能辦事,應付現在這個社會夠了。現在社會非常混亂,可是你要看到混亂真正的原因,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小小智慧就能解決。可是你妄念很多,這個智慧就沒有了,心浮氣躁成不了大事。淨宗的方法,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攝心?用佛號,所以這是方法。你念頭才起,你不要管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不要去理會,總而言之,只要念頭起,你一念就破掉了,你就變成二念。禪宗裡面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一念,一念是覺,二念就迷了。禪宗用觀心的方法、用參究的方法,比較困難,總得要有相當程度的清淨心才能下手。而淨宗有方便,就用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意思很多,主要的意思是無量覺,就是等於提醒你要覺悟,就這個意思;你才動念,你要覺悟,阿彌陀佛,你要覺悟,這是名號的本來的意思。所以跟宗門裡面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思是一樣的。但是它有更殊勝的意思,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那一尊佛他的名號叫阿彌陀佛。這尊佛曾經發了大願,十方世界哪個人念他的名號,跟他就有緣分,就會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這很了不起。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9心浮氣躁成不了大事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佛常常在經上告訴我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句話要記住,特別是在我們現前用得上。制心一處,就是要你專心、專一,只要心專一,把雜念放下,他就生智慧。雖然是小智慧,但是小智慧能辦事,應付現在這個社會夠了。現在社會非常混亂,可是你要看到混亂真正的原因,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小小智慧就能解決。可是你妄念很多,這個智慧就沒有了,心浮氣躁成不了大事。淨宗的方法,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攝心?用佛號,所以這是方法。你念頭才起,你不要管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不要去理會,總而言之,只要念頭起,你一念就破掉了,你就變成二念。禪宗裡面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一念,一念是覺,二念就迷了。禪宗用觀心的方法、用參究的方法,比較困難,總得要有相當程度的清淨心才能下手。而淨宗有方便,就用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意思很多,主要的意思是無量覺,就是等於提醒你要覺悟,就這個意思;你才動念,你要覺悟,阿彌陀佛,你要覺悟,這是名號的本來的意思。所以跟宗門裡面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思是一樣的。但是它有更殊勝的意思,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那一尊佛他的名號叫阿彌陀佛。這尊佛曾經發了大願,十方世界哪個人念他的名號,跟他就有緣分,就會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這很了不起。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8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欲要逐漸放下,儒家雖然沒有講斷,他講寡欲。《禮記.曲禮》一打開,「欲不可從」,這就是說必須有節制,才不會出問題;要是沒有節制的話,就會有亂子發生,有弊病發生。欲界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財色名食睡都淡薄,愈上去愈淡薄】,到第六層天就很淡薄。【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已經沒有欲望】,對五種欲似乎都放下了,其實那是形式。他靠什麼放下?也靠定功。欲界天從第三層天夜摩天就要修定了,完全憑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所以你看佛法裡面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幫助一些眾生超度,也沒有任何形式,超度最高的都是超度到忉利天)。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是到忉利天。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他同學做龍王,壽命到了,做龍王的時候一生造了不少惡業,會墮地獄,他去超度他,也是超度到忉利天。所以要曉得,忉利天以上要靠自己,自己沒有功夫不行,去不了。要什麼功夫?修定。欲界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同,定能伏煩惱,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很想把煩惱伏住,伏不住,為什麼?沒定功,有定功自然就能伏住,就這麼個道理。完全伏住那就到色界天去了,還差一點那還在欲界,總要明瞭,我們才知道自己怎樣幫助自己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放下!你放得愈多,你就升得愈高;你放得愈少,你升得就緩慢;你不肯放下,還要嚴重的執著,那就往下墜落。極其嚴重的執著就是地獄,餓鬼比地獄輕一點,畜生就更輕一點,比畜生還輕一點的,就到人道來了。所以功夫都在放下。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知來世果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7欲知來世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四六卷)★ 請上網看全文 ★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從這裡包容他
 所以要曉得,心量,我在過去講經常說,你要把心量放大,大到什麼程度?大到把六道擠破,你就出了六道。再大,再大把十法界擠破,你的心量超過十法界,比十法界大,那就出去了;比六道大,你就超出六道。我從前講經曾經教大家用這個方法,這個好懂!你的心量不大,你不能容忍,所以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心量很小,貪心很重,你出不了鬼道。現在雖然你得人身,你從哪裡來的?你從三惡道來的。這一生得了人身,得人身之後你帶著有濃厚三惡道的習氣,三惡道的習氣就是貪瞋痴。你貪瞋痴很重,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瞋恚心很重,這樣的,你就看到這個人是從惡道來的。將來怎麼樣?將來一轉眼他又回到三惡道去。這樁事情《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在惡道裡受苦,地藏菩薩很不容易把他超度,脫離餓鬼到人道來。人道裡一打轉,沒有多久他又回去了。這鬼王說你怎麼又回來了?進進出出不知道多少次!從這裡顯示出地藏菩薩慈悲,把你度出去又回來、度出去又回來。這什麼?習氣太重,心量窄小。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6你從這裡包容他
所以要曉得,心量,我在過去講經常說,你要把心量放大,大到什麼程度?大到把六道擠破,你就出了六道。再大,再大把十法界擠破,你的心量超過十法界,比十法界大,那就出去了;比六道大,你就超出六道。我從前講經曾經教大家用這個方法,這個好懂!你的心量不大,你不能容忍,所以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心量很小,貪心很重,你出不了鬼道。現在雖然你得人身,你從哪裡來的?你從三惡道來的。這一生得了人身,得人身之後你帶著有濃厚三惡道的習氣,三惡道的習氣就是貪瞋痴。你貪瞋痴很重,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瞋恚心很重,這樣的,你就看到這個人是從惡道來的。將來怎麼樣?將來一轉眼他又回到三惡道去。這樁事情《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在惡道裡受苦,地藏菩薩很不容易把他超度,脫離餓鬼到人道來。人道裡一打轉,沒有多久他又回去了。這鬼王說你怎麼又回來了?進進出出不知道多少次!從這裡顯示出地藏菩薩慈悲,把你度出去又回來、度出去又回來。這什麼?習氣太重,心量窄小。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5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

佛菩薩的慈悲是說不盡的,佛菩薩的慈悲用什麼樣的比喻都比喻不到。現在我們知道了,所謂佛菩薩的加持,完全是性德自然的顯露,這才是正理。我們有障礙,我們的自性,迷失了自性,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透不出來。實在講,也不是透不出來,變質了。智慧變成愚痴,你本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變成愚痴,貪瞋痴的痴;你的德,德變成業習,造業、習氣;果報,就是相好,相好是果報,果報就變成三途六道。這個東西全都是性德,換句話說,你的智慧德相被污染,污染之後它不能正常的發揮,它造業,把它變成了三途惡道。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懂了之後你才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不相干。一定要自己承當,自己負責任,如果要是怪罪別人,你的過失就更大了。真正一個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曉得,過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吉凶禍福在一念之間。說到究竟處,你是作佛,你還是作凡夫,也在一念之間。一念覺,眾生成佛;一念迷,你就變成眾生。講到究竟處,講到枝末,那就是我們眼前的吉凶禍福。你一念明白了,化凶為吉;一念迷惑的時候,把福就變成禍。中國福跟禍的寫法很接近,告訴你那只差一點點。隨順煩惱習氣,福就變成禍,吉就變成凶;要隨順你的性德,性德很難講,我們現在俗稱隨順你的良心,隨順你的本善,禍就變成福,災就變成吉祥。今天我們讀這段經文,在這個時代,全球災難頻繁,我們的感觸非常深刻。能感觸到深刻,說老實話,還是有一點福德,還是有一點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他感覺不到,他還要繼續不斷去造業,換句話說,愈陷愈深,果報是三途。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裡面不生起控制的念頭,跟一切萬法不對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二五卷)2007/9/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825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於中而形於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六五四卷)2006/11/7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654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3誠於中而形於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六五四卷)2006/11/7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654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裡面不生起控制的念頭,跟一切萬法不對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二五卷)2007/9/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825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2在這裡面不生起控制的念頭,跟一切萬法不對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二五卷)2007/9/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825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學則愈迷愈深,罪業愈造愈多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七九七卷)2007/7/2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797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0001不學則愈迷愈深,罪業愈造愈多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七九七卷)2007/7/2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797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