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f0002社會自然和諧                                                  

【教育一定要發展人文,倫理、道德、因果,社會永遠不會動亂。人有倫理道德不願意做壞事,做壞事對不起自己良心。人真正懂得因緣果報,實在講中國的歷史,《二十五史》就是一部因緣果報的記錄】,很值得人省悟。懂得因果報應不敢為非作歹,社會自然和諧,怎麼可能有動亂發生!我們聽老師的教誨,以後接觸佛法,看到經典的教訓,對這樁事情逐漸明白了。也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人,這是大學問,知道人生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的。確實生到這個世間來,是來圓滿自己沒有完成的功課,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是人生。我們在講席裡頭也常常說,人間的功課就是五倫八德,在佛法裡面就是十善、三皈、五戒,你能把這個學好,你來生就升級了。

                                                                 

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在過去這些好樣子多,各行各業都有菩薩。經商的,在佛門裡面稱菩薩商主,他賺的錢不是自己一個人享受、一家人享受,不是的,他確實是做個模範的商人,那就是菩薩。以他盈餘的利益回饋給社會,回饋給大眾,都做些社會慈善利生的事情,都做好事。所以貧窮的人對富人尊敬、歡喜,為什麼?這個富人常常照顧他。長年不斷的布施供養,沒有不遵從聖賢教誨、佛菩薩教誨,所以他們有智慧、有德行、有財富,懂得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家道自然就興旺,【代代有子孫承傳他的家道、他的家業。現代人沒有這個觀念,父母的事業他不願意繼承】,他要搞他自己東西,所以家業、家道沒有了。古時候不是的,是承傳,他真的是有道,用這個行業來服務社會,跟其他的行業互助合作,社會是整體的提升。社會的和諧、社會的進步是整體的,它不是為個人。

所以菩薩哪個行業裡頭都有,菩薩利益眾生的大德哪個行業都有!有菩薩,那真是太平盛世的時候,人民有德行、有善根、有福報,感得的是佛菩薩來做國家領導人,佛菩薩來了。你仔細一看中國歷代這些帝王,近一點的,你看康熙、雍正、乾隆,菩薩!不是凡人。他們確實具足高等的品德、智慧、德能,又好學,對人民、對社會非常關心,他有責任感。我們看看康熙教導他的子女,那是他們家的家訓,你讀了之後,你不能不佩服,所以他的家業能夠傳兩百多年,有道理。如果他的後代子孫,都能夠信守祖宗的教訓,依教奉行,現在還是大清帝國,這不假。後代改變主意,不聽老祖宗的話,自以為是,沒有不滅亡的。

像早年,我在年輕的時候,方老師給我提過很多次,我的印象很深刻,告訴我《周禮》是部好書。雖然提了很多次,我對這沒興趣,偶爾翻翻,沒有認真,一遍都沒讀過,因為十三經裡面有這部書,偶爾翻一下。他告訴我,那是周公的著作,也就是周公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方先生對這個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曾經跟我說,周朝如果說世世代代都遵守《周禮》,決定不違背,他說現在這個世界還是周朝。他告訴我,全世界每個國家的憲法,跟《周禮》比,都不能比,他說他那個真太完備了。要問什麼原因?沒有別的,周公起心動念為天下人民的福祉設想,他沒有為自己,沒有一點私心,叫大公無私,才能製作出來。所以是經典的著作,所以經典是什麼?超越空間,超越時間。他這種理論在全世界任何國家地區都用得上,三千年前用得上,三千年後還是用得上,指導原則。現在沒人學了。最近這兩天來訪問的中國的彭林教授,很難得,他專攻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很難得。

聖賢人的大智、大德、大能,如果不能為國家、不能為社會、不能為人民造福,他就不能稱為聖賢,你修養得再好,有什麼用?你對社會毫無貢獻。在佛法裡面講那是小乘,沒有大慈悲,不為眾生,那不叫聖人。【聖人念念不忘眾生苦,念念不忘幫助眾生覺悟】,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所以聖賢人,當然像我們在前面看到無方大用,統統是緣分,緣分不是自己,是眾生,眾生有緣,他來示現。眾生的緣有染緣、有淨緣,有善緣、有惡緣,我們知道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慈悲到了極處。染緣、惡緣裡頭他來不來?來!餓鬼裡頭他去度眾生,現餓鬼身;地獄裡頭他也去,他現地獄身;畜生裡面他也去,現畜生身,無處不現身。我們現在動亂的社會裡有沒有佛菩薩?佛菩薩很多,我們肉眼凡夫沒看出來。可是你要是細心觀察,你就能發現,在這個社會裡還有人,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哪個行業,你看他起心動念,看他言語造作,他確實為別人的、為社會的,不在乎自己的名聞利養,那個人就很可能是佛菩薩應化的,真有。

我現在還聽到同學告訴我,有些十一、二歲的小朋友,所說出來的話竟然跟聖賢人差不多。確實他們讀聖賢書,像四書五經都能背誦,他們想到傳統文化的繼絕存亡,他有這個念頭,這絕不是普通人。像這樣的小朋友要好好的去栽培他,要好好的去照顧他。如果不能好好的去照顧他、栽培他,將來再長大被社會染污,那就很可惜。年輕人裡頭真有,不是沒有。具體表演出來的,在《華嚴經》最後一品「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裡面五十三位善知識,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去看出家身分的只有六個,五十三個人,出家只有六個人,其餘全是在家的,在家佛、在家菩薩。教我們以你現前的身分,【你怎樣修學佛法,行菩薩道,他做出樣子來給你看】。所以這《華嚴》教學,方東美先生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學概論,有圓滿的理論,有周詳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非常難得。

方老師把這部經介紹給我,我讀了以後,我就想到《四書》,《四書》是宋朝朱熹編的,朱熹這是大儒。肯定學過佛的,接受過佛法的薰陶,我就想起來他肯定讀過《華嚴經》,為什麼?他編的四書很像《華嚴》。你看「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孟子》是表演,就像《華嚴經》的善財五十三參。千萬年古聖所傳的東西分量不多,簡要詳明,為什麼?你才能受用得到。如果太多,太多你也記不得,你學習有困難,得不到受用;愈是精彩的東西愈簡單。「中庸」裡面所講的道理,「大學」裡面所講的方法,這個道理用什麼方法來落實。孔子做到了,孔子的一生行道,行什麼道?就是把「大學」、「中庸」全部做到,他那個身就是活的「大學」、「中庸」。孟子做到了,孔子被中國後人尊為至聖,孟子被尊為亞聖,這兩個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榜樣,佛說這世間聖人。世出世間我們現在也搞清楚、搞明白,為什麼叫世間聖人?孔子沒有叫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沒有。

《四書》從宋朝以後,這是中國人必讀的一部經典,在中國學術裡面真的它是一部聖經。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在日常工作,就是《弟子規》。《弟子規》裡每一句,都是出在四書、五經、十三經裡面,有出處的。【所以《弟子規》重要,它是中國幾千年傳統聖賢教誨的落】實,你真能把這個做到,四書、五經、十三經沒有讀過,你等於都讀過,為什麼?你做到了。如果說是四書、五經、十三經念得很熟,沒做到,沒做到是什麼樣子?【第一個現象是你家不和,齊家就是家庭和睦。你身不修,身不修是你的煩惱習氣沒斷掉,你的貪瞋痴慢很嚴重,身不修。念得再熟、背得再熟,說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沒用】。從前李老師講什麼?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你被業力所轉。所以行太重要了,這個話不是孔子說的,這是堯舜禹湯傳下來的,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篤是什麼?老實照做。祖宗是這麼做的,代代相傳都是這麼做的,你不要去改變。所以孔子為我們做示現,他一生是述而不作,就是他沒有創作,他沒有發明。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傳的,都是古聖代代傳下來的。這給我們做了最好的典範。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