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J文件-菁華開示 (371)
- Jul 21 Tue 2009 14:17
適合人的根機
- Jul 14 Tue 2009 10:59
你一輪迴又要無量劫
你一輪迴又要無量劫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功夫成片決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我們淨宗常講「打成一片」,功夫打成一片就是這麼個境界,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雖然話這麼說,還是要把世緣放下,這是我常常講的,名聞利養要放下、是非人我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弘一大師五欲六塵放下,所以他生活才那麼自在、那麼瀟灑,一點執著都沒有;貪瞋痴慢要放下。這十六個字是我們念佛人最嚴重的障礙,只要把這個去掉,我們念佛功夫,不說很高,功夫成片決定做得到。功夫成片也有上中下三品,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叫了生死,你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去得成,想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不礙事。世界上多住幾年不是留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世間你去不成,為什麼?你沒有放下。不是留戀,那什麼理由住在這個世間?有人聽你的,你還可以教他,所謂佛度有緣人。有緣,有人喜歡聽你的,你教他,他聽,那你就不能走,你總要多帶幾個人去;沒有緣趕快去。沒有緣什麼?沒人喜歡聽你的,你講別人不聽,那就趕快去,自在!所以這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不是難事,不必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太高了,那不容易做到。
- Jul 14 Tue 2009 10:59
你一輪迴又要無量劫
doj0015你一輪迴又要無量劫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功夫成片決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我們淨宗常講「打成一片」,功夫打成一片就是這麼個境界,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雖然話這麼說,還是要把世緣放下,這是我常常講的,名聞利養要放下、是非人我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弘一大師五欲六塵放下,所以他生活才那麼自在、那麼瀟灑,一點執著都沒有;貪瞋痴慢要放下。這十六個字是我們念佛人最嚴重的障礙,只要把這個去掉,我們念佛功夫,不說很高,功夫成片決定做得到。功夫成片也有上中下三品,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叫了生死,你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去得成,想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不礙事。世界上多住幾年不是留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世間你去不成,為什麼?你沒有放下。不是留戀,那什麼理由住在這個世間?有人聽你的,你還可以教他,所謂佛度有緣人。有緣,有人喜歡聽你的,你教他,他聽,那你就不能走,你總要多帶幾個人去;沒有緣趕快去。沒有緣什麼?沒人喜歡聽你的,你講別人不聽,那就趕快去,自在!所以這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不是難事,不必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太高了,那不容易做到。
- Jul 07 Tue 2009 15:45
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
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
***承接取段上下文*** 《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最後講天魔,那個地方講的天魔就是講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講這兩種。菩薩成道的時候,魔來障礙,魔來害他,佛以定力沒有受到干擾,定慧能化解。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那個魔就是摩醯首羅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干擾不了你,沒有辦法障礙你,【他回過頭來就給你當護法,確實他也護持你】。可是後世這些子孫,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如果不如法,魔就加持你,叫你破壞佛法。*『你真正修行,他護持你,你不修行,他叫你破壞佛法,換句話說,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這是魔,我們需要認識他,需要了解他』。*
- Jul 07 Tue 2009 15:45
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
doj0014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
***承接取段上下文*** 《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最後講天魔,那個地方講的天魔就是講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講這兩種。菩薩成道的時候,魔來障礙,魔來害他,佛以定力沒有受到干擾,定慧能化解。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那個魔就是摩醯首羅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干擾不了你,沒有辦法障礙你,【他回過頭來就給你當護法,確實他也護持你】。可是後世這些子孫,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如果不如法,魔就加持你,叫你破壞佛法。*『你真正修行,他護持你,你不修行,他叫你破壞佛法,換句話說,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這是魔,我們需要認識他,需要了解他』。*
- Jul 07 Tue 2009 15:24
為人民造福是真的
為人民造福是真的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不能頓悟,像釋迦、能大師我們做不到,那怎麼樣?佛教我們漸悟,漸悟就是慢慢的放,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這就對了。真正這樣幹法,有人幹個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十年、二十年開悟了,有人三十年、四十年開悟了,悟了就成佛。像這種方法開悟的人在中國太多了,《五燈會元》裡面所講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除這部書記載之外,宗門、教下我們概略的估計,中國在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兩千年來,真正學佛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至少也有一萬人。念佛往生的人不計其數,【生到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宗門、教下開悟真的不簡單,宗門要修禪定,教下要修止觀,唯識法相要修五重唯識定,都不是容易事情。*唯獨淨宗方便、快速、穩當,成就特高,希望同學們不要放過,那你真的是有福報,大福報。】
- Jul 07 Tue 2009 15:24
為人民造福是真的
doj0013為人民造福是真的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不能頓悟,像釋迦、能大師我們做不到,那怎麼樣?佛教我們漸悟,漸悟就是慢慢的放,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這就對了。真正這樣幹法,有人幹個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十年、二十年開悟了,有人三十年、四十年開悟了,悟了就成佛。像這種方法開悟的人在中國太多了,《五燈會元》裡面所講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除這部書記載之外,宗門、教下我們概略的估計,中國在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兩千年來,真正學佛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至少也有一萬人。念佛往生的人不計其數,【生到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宗門、教下開悟真的不簡單,宗門要修禪定,教下要修止觀,唯識法相要修五重唯識定,都不是容易事情。*唯獨淨宗方便、快速、穩當,成就特高,希望同學們不要放過,那你真的是有福報,大福報。】
- Jul 07 Tue 2009 15:16
於事實真相搞清楚
於事實真相搞清楚
***承接取段上下文*** 摩醯首羅天王亦復如是,他也障道,摩醯首羅比他高,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就是他管,要用現在講他管多少個星系?他所統轄的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在地球上,還沒有看到有統治全球的王,統治全球才一顆星。你看他化自在天他統治的是銀河系,摩醯首羅統治的是十億個銀河系。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出六道輪迴,福報再大,壽命再長,他有命終的一天,他失去他的地位、他的權力,他所有的一切他會失去。他死了,一切都失掉,又要去搞六道輪迴,很辛苦。
- Jul 07 Tue 2009 15:16
於事實真相搞清楚
doj0012於事實真相搞清楚
***承接取段上下文*** 摩醯首羅天王亦復如是,他也障道,摩醯首羅比他高,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就是他管,要用現在講他管多少個星系?他所統轄的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在地球上,還沒有看到有統治全球的王,統治全球才一顆星。你看他化自在天他統治的是銀河系,摩醯首羅統治的是十億個銀河系。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出六道輪迴,福報再大,壽命再長,他有命終的一天,他失去他的地位、他的權力,他所有的一切他會失去。他死了,一切都失掉,又要去搞六道輪迴,很辛苦。
- Jul 04 Sat 2009 14:37
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
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
***承接取段上下文*** 我想想他的話說得有道理,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他的教區,十億個銀河系,一尊佛他的教化區。像這樣的教化區在太空當中無量無邊,太多了。在《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華嚴經》一開頭跟我們講,講華藏世界,講大世界,講世界成就,世界怎麼來的,這都屬於科學,講得非常清楚。你就想想看,如果我們要想到天上去,你說移民,移民到忉利天去,你的心量太小去不了。你念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心量太小也去不了,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愛心遍法界虛空界,我們這小小心量,這個也不能容,那個也不能包容,你怎麼能去?天天念佛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什麼時候你心量拓開,什麼時候你才能往生,這些道理不能不懂。別人不能包容我沒有關係,我要包容他,這就對了,你才比他高。我不能包容別人就錯了,那你佛學到哪裡去了?所以要拓開心量。
- Jul 04 Sat 2009 14:37
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
doj0011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
***承接取段上下文*** 我想想他的話說得有道理,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他的教區,十億個銀河系,一尊佛他的教化區。像這樣的教化區在太空當中無量無邊,太多了。在《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華嚴經》一開頭跟我們講,講華藏世界,講大世界,講世界成就,世界怎麼來的,這都屬於科學,講得非常清楚。你就想想看,如果我們要想到天上去,你說移民,移民到忉利天去,你的心量太小去不了。你念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心量太小也去不了,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愛心遍法界虛空界,我們這小小心量,這個也不能容,那個也不能包容,你怎麼能去?天天念佛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什麼時候你心量拓開,什麼時候你才能往生,這些道理不能不懂。別人不能包容我沒有關係,我要包容他,這就對了,你才比他高。我不能包容別人就錯了,那你佛學到哪裡去了?所以要拓開心量。
- Jul 04 Sat 2009 14:32
是人,皆須愛
是人,皆須愛
***承接取段上下文*** 我們在這裡看到,忉利天主也是天天在教學,你看「悉至其前為說法」,他天天在教學。他不是在頒布命令,不是在宣傳政策,不是,他天天在教學、在說法,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前帝王時代,帝王在宮殿裡面他也是經常不斷邀請專家學者到宮廷裡面講學。我們在《四庫全書》裡面看到,當時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在宮廷裡面講學的講義,這些講義都收在《四庫全書》裡。我也常常去瀏覽看看,那些人講的是什麼?譬如講《論語》,他怎麼講法?講《易經》,怎麼講法?你看看宮廷裡面的講義,也就知道當時這些國家領導人他們想些什麼、他們做些什麼,你就了解。所以講義在,很不容易。
- Jul 04 Sat 2009 14:32
是人,皆須愛
doj0010是人,皆須愛
***承接取段上下文*** 我們在這裡看到,忉利天主也是天天在教學,你看「悉至其前為說法」,他天天在教學。他不是在頒布命令,不是在宣傳政策,不是,他天天在教學、在說法,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前帝王時代,帝王在宮殿裡面他也是經常不斷邀請專家學者到宮廷裡面講學。我們在《四庫全書》裡面看到,當時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在宮廷裡面講學的講義,這些講義都收在《四庫全書》裡。我也常常去瀏覽看看,那些人講的是什麼?譬如講《論語》,他怎麼講法?講《易經》,怎麼講法?你看看宮廷裡面的講義,也就知道當時這些國家領導人他們想些什麼、他們做些什麼,你就了解。所以講義在,很不容易。
- Jul 04 Sat 2009 14:12
念佛法門老實人能成就
念佛法門老實人能成就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世出世間法什麼人能成就?兩種人,一種人天才,絕頂聰明,像惠能那樣的人,雖然沒有念過書,絕頂聰明,能成就。第二種,老實人能成就。當中這個不老實,他很難成就。念佛法門,你看成就的,絕大多數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的老阿婆、老阿公。為什麼?知識分子意見太多、妄想太多、疑慮太多,很難成就。老實人,你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孔孟是老實人,完全承傳老祖宗的教誨,這點我們要懂得。懂得之後怎麼樣?學做老實人。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先生,當年在一起常常跟我講「愚不可及」,他說學聰明學得到,學愚學不到。他自己說,他一生想學愚都沒學成功。非常可貴,老實太可貴,沒有自己的意見,完全接受祖宗傳統的教誨。
- Jul 04 Sat 2009 14:12
念佛法門老實人能成就
doj0009念佛法門老實人能成就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世出世間法什麼人能成就?兩種人,一種人天才,絕頂聰明,像惠能那樣的人,雖然沒有念過書,絕頂聰明,能成就。第二種,老實人能成就。當中這個不老實,他很難成就。念佛法門,你看成就的,絕大多數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的老阿婆、老阿公。為什麼?知識分子意見太多、妄想太多、疑慮太多,很難成就。老實人,你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孔孟是老實人,完全承傳老祖宗的教誨,這點我們要懂得。懂得之後怎麼樣?學做老實人。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先生,當年在一起常常跟我講「愚不可及」,他說學聰明學得到,學愚學不到。他自己說,他一生想學愚都沒學成功。非常可貴,老實太可貴,沒有自己的意見,完全接受祖宗傳統的教誨。
- Jul 04 Sat 2009 12:49
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
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宗教團結重要。過去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成兄弟姐妹。我陪同他們組團訪問中國,我陪印尼的宗教團訪問埃及、訪問梵諦岡,那時候教皇保祿二世,身體已經不很好,我們見面的時候他說話都很困難,但是還是見面了。天主教非常難得,我最近聽的訊息,梵諦岡提出一個構想,希望團結全世界宗教成立一個宗教聯合國。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像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它是教育、文化、科學,這是梵諦岡提出來的,希望有個宗教組織,這是很好的提議。這個想法在很多年前,我在講經的時候都講到,我們要想恢復世界的正常秩序,永遠沒有衝突,恢復安定和平,宗教團結是決定不能夠缺少的。這些年我們在國際上也就是在這方面努力,也相當有成效。中國天主教的主教傅鐵山長老,我們關係非常好,很可惜他過世了,在中國天主教失去了很好的領導人。他的思想開明,他跟我非常有緣分,每一次我到北京,我們一定要碰頭。所以這是「普應悅機德」,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三千年前,在《華嚴經》上就已經告訴我們。:
- Jul 04 Sat 2009 12:49
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
doj0008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宗教團結重要。過去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成兄弟姐妹。我陪同他們組團訪問中國,我陪印尼的宗教團訪問埃及、訪問梵諦岡,那時候教皇保祿二世,身體已經不很好,我們見面的時候他說話都很困難,但是還是見面了。天主教非常難得,我最近聽的訊息,梵諦岡提出一個構想,希望團結全世界宗教成立一個宗教聯合國。就是聯合國宗教組織,像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它是教育、文化、科學,這是梵諦岡提出來的,希望有個宗教組織,這是很好的提議。這個想法在很多年前,我在講經的時候都講到,我們要想恢復世界的正常秩序,永遠沒有衝突,恢復安定和平,宗教團結是決定不能夠缺少的。這些年我們在國際上也就是在這方面努力,也相當有成效。中國天主教的主教傅鐵山長老,我們關係非常好,很可惜他過世了,在中國天主教失去了很好的領導人。他的思想開明,他跟我非常有緣分,每一次我到北京,我們一定要碰頭。所以這是「普應悅機德」,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三千年前,在《華嚴經》上就已經告訴我們。:
- Jun 27 Sat 2009 13:30
慶覺觀心息故生喜
doj0007慶覺觀心息故生喜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欲要逐漸放下,儒家雖然沒有講斷,他講寡欲。《禮記.曲禮》一打開,「欲不可從」,這就是說必須有節制,才不會出問題;要是沒有節制的話,就會有亂子發生,有弊病發生。欲界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財色名食睡都淡薄,愈上去愈淡薄】,到第六層天就很淡薄。【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已經沒有欲望】,對五種欲似乎都放下了,其實那是形式。他靠什麼放下?也靠定功。欲界天從第三層天夜摩天就要修定了,完全憑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所以你看佛法裡面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幫助一些眾生超度,也沒有任何形式,超度最高的都是超度到忉利天)。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是到忉利天。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他同學做龍王,壽命到了,做龍王的時候一生造了不少惡業,會墮地獄,他去超度他,也是超度到忉利天。所以要曉得,忉利天以上要靠自己,自己沒有功夫不行,去不了。要什麼功夫?修定。欲界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同,定能伏煩惱,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很想把煩惱伏住,伏不住,為什麼?沒定功,有定功自然就能伏住,就這麼個道理。完全伏住那就到色界天去了,還差一點那還在欲界,總要明瞭,我們才知道自己怎樣幫助自己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放下!你放得愈多,你就升得愈高;你放得愈少,你升得就緩慢;你不肯放下,還要嚴重的執著,那就往下墜落。極其嚴重的執著就是地獄,餓鬼比地獄輕一點,畜生就更輕一點,比畜生還輕一點的,就到人道來了。所以功夫都在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