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K文件-因果病痛 (1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
 >>>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起上一代,上一代是五十年前,佛法衰了,衰很多。什麼原因表演的人少了,講經的人少了;換句話說,真正學佛的人你沒看到,沒地方去看,你也沒法子去聽,你的信解不能現前,佛法才衰。我們自己發心求受三皈五戒,好事情,這是發心要做一個真的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有沒有做到如果真做到,你的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你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你能夠做出來,把十善、三皈五戒做出來,變成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變成你自己的思想行為,每個人接觸你,看到這是佛門弟子,與現在社會大眾有顯著的不相同。現在這個社會,一般人他不是修十善業,他是修十惡業;他不是修三皈,三皈是覺正淨,他修迷邪染,迷邪染一天比一天嚴重,他搞這個。這是我們曉得的,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我也常常提醒同學,我知道這個社會染污的力量太強,誰能抵擋菩薩在這個時代也得戰戰兢兢,一不小心就退轉,就隨流合污,唯一的辦法就是不離開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在經典裡。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作的惡業 三惡道去受苦
 >>>
第八段是「明入定因緣」,第九段是「明十方諸佛與十智」,給他的加持,十種智慧。第十就是剛才念的這一段,「明法慧出定演說十種住門」,這十住法門,這是說前面這一品經從開頭到這個地方,它的大意。下面他就依照這個十門來解釋,道霈禪師的《疏論纂要》,選擇《合論》幾個重點幫助我們學習。我們看第一「釋菩薩名者」,解釋菩薩名號,「如十信位中菩薩下名,悉同名之為首」,這是講前面這一個大單元就是十信,這一個大單元是講十住。十信我們已經念過,十信菩薩每一位菩薩名號下面一個字都是首,十住菩薩下面這個字都是慧,我們看到法慧。十信位第一位是覺首,他講的有覺首、目首、財首、寶首、德首、精進首、智首、法首、賢首,這都稱為所謂十首菩薩,「悉同名之為首」,首是開端,「為明信心,以信為首」。所以大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不信你就沒法子學 ,信心才能夠契入,信是入道的根源,入道的第一個條件,以信為首。清涼在《華嚴經》裡面,也是把信擺在第一。從十住以下這是第二個大單元,解門,信解行證,這一個大單元分量很大,差不多是《華嚴經》的二分之一,給我們講解,行門只有一品。由這裡可以能看得到,解重要,解講得很詳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都是講解,到等覺都是講解。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都是暴力 色情 殺盜淫妄
 >>>
所以這一次, 也建議,因為現在災難很多,同修們應該認真學佛,多念佛,也提倡三時繫念法事,做護國息災法會,做了幾場。我也接受邀請,在法會裡面跟大家講幾句話,總是時間太短,講不清楚。主要的是說明這個法會有沒有效果、為什麼要做,說明這個道理。所以也特別抽一點時間,好像用了六個小時,我講了一個題目,「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不能沒有福報,一定要修福,修福一定要懂得改過、懺悔,業障懺除了,福報就能現前。人有福,我們居住的地方就有福,所以福人居福地。為什麼山河大地、樹木花草,它有變化,這個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會有變化它隨著人心在變化,人心善,沒有一樣不善;人心不善,它就變得不善,就這麼個道理。福地從哪裡來福地從福人來的,人要是沒有福報,這個地有福,為什麼過去在這個地方住的人他修福,所以它有福。那個人不在了,走了,現在這一批人來沒有福報,喜歡造作一切不善業,他住在這裡,他住上個二、三年,這個地方的福就沒有了。我們中國人俗話講風水,它的風水原來是好的,它變壞了,所以才發生一些災難,水災、旱災、地震、風災,這些東西就出現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都是暴力 色情 殺盜淫妄
 >>>
所以這一次, 也建議,因為現在災難很多,同修們應該認真學佛,多念佛,也提倡三時繫念法事,做護國息災法會,做了幾場。我也接受邀請,在法會裡面跟大家講幾句話,總是時間太短,講不清楚。主要的是說明這個法會有沒有效果、為什麼要做,說明這個道理。所以也特別抽一點時間,好像用了六個小時,我講了一個題目,「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不能沒有福報,一定要修福,修福一定要懂得改過、懺悔,業障懺除了,福報就能現前。人有福,我們居住的地方就有福,所以福人居福地。為什麼山河大地、樹木花草,它有變化,這個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會有變化它隨著人心在變化,人心善,沒有一樣不善;人心不善,它就變得不善,就這麼個道理。福地從哪裡來福地從福人來的,人要是沒有福報,這個地有福,為什麼過去在這個地方住的人他修福,所以它有福。那個人不在了,走了,現在這一批人來沒有福報,喜歡造作一切不善業,他住在這裡,他住上個二、三年,這個地方的福就沒有了。我們中國人俗話講風水,它的風水原來是好的,它變壞了,所以才發生一些災難,水災、旱災、地震、風災,這些東西就出現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也不看 醫生 也不吃藥
 >>>
我們要不是學佛,可以說我早就不在這人世了。我從小就相信命運,我也沒有求長壽,很多人告訴我,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相信。我現在看到我的家譜,我的祖父四十五歲走的,我的伯父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父親也是四十五歲走的,前面這幾代好像壽命都不長,所以人家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相信。我也沒有求長壽,我只是遇到佛法,希望能往生淨土。四十五歲那年確實生了一場病,我自己心裡有數,壽命到了要走了,所以我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為什麼我懂得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他沒法子,所以我求生淨土。沒想到過一個多月病就好了,也沒有想到能活這麼大年歲,沒想到。我在七十九歲的那一年,到北京去訪問,生了一場病,四天,這裡頭有一天我有一次瀕死的經驗。我了解,自己親身體驗到,很難得。那是一個夢,但是也不像夢,為什麼它太清楚了,平常作夢是模糊,沒那麼清楚,境界太清楚了。見到釋迦牟尼佛,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毘盧遮那佛,見到觀世音菩薩,我真的很想跟他們去!可是那個時候我說了一句話,如果佛菩薩要我再留在這個世間幫助苦難眾生,我說也可以。這就清醒過來了,這個境界馬上就沒有了。可是我的病就好了,燒就退了,就沒有了,人的精神非常好。第二天我就回到香港,我記得在香港休養兩個星期就恢復講經。所以活在這個世間已經沒有自己了,與自己毫不相干。活在這個世間全心全力為兩樁事情,第一,正法久住;第二個,幫助苦難眾生。我懂得。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生中造作不善業的感召
 >>>我到這個世間來,這一次來是業力叫我來的,糊裡糊塗來的。沒想到很幸運,得人身之後能遇到這樣殊勝的法門,這太難得,生大歡喜心,發大願這一生當中決定生淨土,這個重要。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念念不捨、時時刻刻在引導眾生往生極樂,他們兩個在做接引人。極樂好像是佛教大學,他們兩個負責招生,文殊、普賢負責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頭招生。招哪些學生根熟的眾生,真正相信發願求生,根熟的眾生。根熟的眾生以後就要具備一個條件,那個是行。行是什麼行要靠自心,我們這個心上真有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現在社會上一般大眾,甚至於學佛的人都不例外,他心裡有什麼你要問問,你們心裡想什麼想錢。他心裡頭要錢,佛就沒有了,所以極樂世界他沒分。他心裡雖然有,那個錢太大,把佛障礙住了。貪財,這個果報將來到哪裡這我們知道,這是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來生是餓鬼、是地獄。現在人心裡頭一個是財,第二個是色,貪財不貪色,餓鬼道;貪財又貪色,地獄道,這是兩大障礙。這個障礙能放下,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那就是什麼?那是佛道,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為什麼不去佛法界,你要去餓鬼、地獄你真能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就知道怎麼修,你就知道怎樣到極樂世界,這條路暢通無阻。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叫阿伽陀藥是說它能治一切病
 >>>
法慧佛太多了,凡是修這個法門成就的,證到究竟圓滿的都稱法慧佛,來加持這一尊『法慧菩薩』。我們今天學這門功課,這個班就是法慧班,參與這個班的是法慧同學。你能夠斷一品煩惱,你就是法慧班裡的小菩薩,也叫法慧。真幹,讀到哪一品跟哪一品經就相應,《華嚴經》念完了,恭喜你,你就成佛!這個事情是真的,有沒有根據有。什麼根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法慧菩薩是什麼人代表這是初住,《八十華嚴》裡面德雲比丘他代表。在《四十華嚴》裡面,吉祥雲菩薩代表,諸位要知道,吉祥雲跟德雲是一個人,翻譯的人不一樣,實叉難陀翻德雲,般若法師翻吉祥雲。這個菩薩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善財童子離開老師,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第一次參訪的,我們中國人,印度大概也有這種習俗,先入為主,頭一個老師、頭一個善知識是修淨土,是念阿彌陀佛。所以《華嚴經》跟淨土宗的關係就太密切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公之才之美講德才華德能
 >>>第二講入定依,「謂承佛力推功化主,表無慢故」,這是經文上面的『承佛威力』。前面是講法慧菩薩,入定依,「承佛威力」這句話很重要,表無慢故,沒有傲慢。法慧菩薩對於佛的教誨,能信、能解、能行(就是修行)、能證,他證得十住的果位,這個靠誰靠老師,佛是老師,老師的教學。所以這個功德,化主就是佛,絕不自己居功,我能夠修到的,我依從佛陀教誨而成就的,自己沒有絲毫驕慢的心態。在《論語》裡面孔子說了一句話,他說假如一個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美是講德,周公的才華,周公的德能。周公是孔子一生最佩服的大聖大賢,他的智慧德能呈現在《周禮》這部書上,《周禮》是周公作的。《周禮》是什麼現在人講憲法,周朝的憲法。我早年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老人家跟我講《周禮》這樁事情講了很多遍,所以我印象很深刻。他希望我看看《周禮》,可是我始終沒有看它。他說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古今的律法,我們現在講法律,律法,沒有一個能夠跟《周禮》相比,《周禮》寫得太好了。如果周朝後世的子孫都能遵從《周禮》而不違背,方老師講,我們中國現在還是周朝。這是把《周禮》讚歎到極處,我得找個時間來翻一翻,不辜負方先生的教誨。真的是大聖大賢,他說假如有個人像周公一樣,有周公之才華,周公之德行,「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矣」。這個人行為怎樣他有傲慢、他吝嗇,夫子講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看看諸菩薩,在大眾裡面做報告,這個地方就是做報告,每個人都說承佛威力,這麼謙虛,決定不敢說自己。承佛威力是佛加持我的,佛要不加持我,我怎麼能講得出來都是求佛加持。所以底下這一段就是講加持,這個用意很深,我們一定要記住。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幹不要再拖泥帶水牽腸掛肚
 
第五,「為受佛加故」。這是說接受佛的加持,就是前面菩薩自己說的承佛威力,受佛的智慧、受佛的大願大行的加持。我們想想,我們現在在凡夫位,雖在凡夫位,我們可以肯定我們學佛絕不是這一生才開始,過去生中我們相信多次遇到佛法、修學佛法。為什麼你才有這點善根。從哪裡看從我們這兩個小時你聽得歡喜、你聽得不願意離開,這就證明了。你到馬路上請個人來,叫他坐在這裡聽聽,聽個五分鐘、十分鐘他就走了。能夠聽得歡喜,尤其是能夠天天都來聽,就證明往昔生中學過這個法門,你才能聽得懂,聽得有興趣、有味道,叫法味,才肯來。既然是這樣的,我們就一定得佛加持。佛的加持,過去我的老師常常給我們說,他加持的威力大概跟我們學習的是相等的。我們有一分,譬如有一分信願,佛菩薩就加一分;如果我們有兩分,他就加兩分;我們有三分,他就加三分,是這麼個意思。只要我們自己奮發努力真幹,真幹最重要的不要忘掉是放下,對於經教的修學淺深、多寡沒有什麼大關係,最重要的是放下。為什麼你能把世出世間這些東西都捨掉,你的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心是什麼是法體故,你回歸到法體,你回歸到自性,這個重要。我們今天回不了頭,就是裡面夾雜的東西太多,這些東西自性裡頭完全沒有,所以它不是真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幹不要再拖泥帶水牽腸掛肚
 
第五,「為受佛加故」。這是說接受佛的加持,就是前面菩薩自己說的承佛威力,受佛的智慧、受佛的大願大行的加持。我們想想,我們現在在凡夫位,雖在凡夫位,我們可以肯定我們學佛絕不是這一生才開始,過去生中我們相信多次遇到佛法、修學佛法。為什麼你才有這點善根。從哪裡看從我們這兩個小時你聽得歡喜、你聽得不願意離開,這就證明了。你到馬路上請個人來,叫他坐在這裡聽聽,聽個五分鐘、十分鐘他就走了。能夠聽得歡喜,尤其是能夠天天都來聽,就證明往昔生中學過這個法門,你才能聽得懂,聽得有興趣、有味道,叫法味,才肯來。既然是這樣的,我們就一定得佛加持。佛的加持,過去我的老師常常給我們說,他加持的威力大概跟我們學習的是相等的。我們有一分,譬如有一分信願,佛菩薩就加一分;如果我們有兩分,他就加兩分;我們有三分,他就加三分,是這麼個意思。只要我們自己奮發努力真幹,真幹最重要的不要忘掉是放下,對於經教的修學淺深、多寡沒有什麼大關係,最重要的是放下。為什麼你能把世出世間這些東西都捨掉,你的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心是什麼是法體故,你回歸到法體,你回歸到自性,這個重要。我們今天回不了頭,就是裡面夾雜的東西太多,這些東西自性裡頭完全沒有,所以它不是真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喝一杯水溫度你清清楚楚
 第三,「顯此法非思量境故」。這是自性本定,不能思、不能度量。思是什麼?思是妄想。量,量就是分別執著,(這個念「亮」),思量。至少離分別執著這個境界慢慢現前,相似境界現前;起心動念斷掉了,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境界完全現前。完全現前的時候佛要說,說是給他做證明,給他證實他這個境界是正確的,不是錯誤的。佛經裡常常有句話說「不可思議」,一個思就把思量境界統統包括在其中,妄想分別執著用一個思做代表。議是什麼議是言說,言說、討論。為什麼這個境界它是超越了言語,言語說不出的;超越你的情識,情識就是八識,八識緣不到,言語也說不出,所以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處滅,非思量境,後面佛說唯證方知。證得之後,佛又用一句話來形容,「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喝一杯水,這水的溫度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說不出來。你說這水熱,熱到什麼程度別人不知道;這水涼,涼到什麼度數別人也不知道,唯證方知,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對了你這個路走對了
 >>>
下面接著說,「但為約法身大智大悲之上,法具無盡,須當安立五位行門」。由此可知,安立五位行門是世尊教學的善巧方便。因為五位行門是從哪來的一切眾生有分別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執著而建立的,不是真的。這個裡頭有句話,「法身大智大悲之上,法具無盡」,這個法是法相,就釋迦牟尼佛教學上來講就是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法門無量誓願學」,無盡跟無量是一個意思。無量怎麼學法只要你放下就圓滿了。如果不肯放下,你慢慢學,學的是相似的,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人講的知識,學的是知識。真的是智慧,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智慧,就是大智大覺;只要裡面夾雜著有分別執著,智慧就變成知識。所以,現在有些學校用佛經開課,把它當作一門哲學來研究,《華嚴經》叫華嚴哲學。諸位要曉得,華嚴哲學是知識,不是智慧,它沒有離開分別執著。離開分別執著,知識就變成智慧;不肯放下分別執著,學《華嚴》也就學了知識,不一樣,這不能不知道。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曉得放下是多麼重要,不能不放下。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妄想分別
執著嚴重達到極限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年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是新的
 >>>
下面第七句,「不動,謂此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曰不動」。不動是性德,能大師說過,惠能大師開悟時候他的報告,二十個字。他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不動,自性是不動的。萬法是動的,萬法從哪裡來迷了自性才現出來。諸位要記住,無論是依報、是正報,都是在動。我們身體是物質,物質在動。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身體的細胞,組織是細胞組成的,外面眼耳鼻舌身,裡面五臟六腑,都是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基本粒子組成,所以它是物質。物質它有新陳代謝,它有週期性,週期是七年。七是週期,佛法常常用七來表法,換句話說,七年,我們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是新的。舊的全沒有了,舊的不見了,新的生了,七年是個週期。所以七年前身上舊的細胞是一個也找不到了。我們在這裡就會想到新陳代謝,舊的沒有,都換新的,就像機器,像汽車換零件一樣,這個零件用得不好用了,換個新的,換新的好。換新的,不是年年都年輕嗎不就可以不老嗎為什麼我們愈換愈老都換些舊零件,都換些破零件,生病就是破零件,老了不就是舊零件,為什麼不換新的你們想想這什麼道理他換零件怎麼換,聽誰的話?聽意念,我們的念頭。我們念頭裡面有個不正常念頭,一年一年年歲大了,慢慢老了,所以愈換愈舊,不會換新的。如果有個念頭,我年年年輕,年年十八,那可能全部都換成十八歲的,就這麼個道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年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是新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理永恆不變超越時間空間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三卷)  2009/01/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3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妄想就把你功夫破壞了
 >>>我們能懂得聖人這兩句話的真實義,受用無窮。我們學講經,講得跟祖師大德一樣,講得跟釋迦牟尼佛一樣,能不能做到能。為什麼一切經教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你只要能見性,世出世間一切法自然就通了。所以見性多重要!見性用什麼見?至誠,至誠就能見性。用什麼方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中國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需要讓人講解,這書裡的意思你全部都明白,那是什麼千遍,你的心定了。千遍是方法,千遍就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教你得定,把你的妄念,見思煩惱是妄念,塵沙煩惱還是妄念,你能把妄念放下,一心專注,專注在這一部經上。專注在一部經上,你還要懂得,你可不能打妄想,打妄想就把你功夫破壞了。所以馬鳴菩薩教給我們,讀經不可以有文字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心緣相是這個意思我懂得了,不要起這個念頭,這是妄念。一直讀下去,用清淨心讀,用真誠心讀,用平等心讀,就能開悟。一面讀一面想那個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妄念。這是訣竅,你要真的把這個訣竅找到了,真幹,你前途無量。何況真幹的時候三寶加持,就像此地法慧菩薩要跟我們講「十住品」,你看看十方諸佛如來都加持他。我們研究經教為什麼是為將來講經說法普度眾生,這個願跟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願相同,你跟如來同心、同德、同行、同願,這就得加持了,他不加持你,加持誰這一加持,豁然大悟,這個大悟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一切通達。佛法講通達一切法是用這個方法,不是一法一法去學,那你要學到哪一年你有多長的壽命學到一百歲,連皮毛還說不上來,你怎麼個學法。所以要懂得感通,這才是個正理,你這樣才能夠通達一切佛法。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第三,不能有心緣相。心緣就是我想這個意思是什麼,你想就錯了,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所以你讀經、聽經,自己以為體會到什麼、應該什麼,那是你自己的意思,絕不是佛的意思。佛是什麼意思告訴你,佛沒有意思,你要是也沒有意思,你才真聽得懂佛的意思。你要有意思去聽,這個意思就是我們講的成見,帶著成見去聽,你怎麼能聽得懂佛法佛法每一句、每一個字含無量義,無量義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你應用的時候。同樣一部經,在我們中國二千年來,每個朝代這些祖師大德可以說許多都是佛菩薩應化再來的,你看他們講的,各人有各人的講法,他講得不一樣,都對。為什麼講得不一樣聽眾的根器不一樣,聽眾的程度不一樣,這個時代需要不一樣。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還是這個方子,他講得不一樣,就好比這個處方裡面的分量加減成分不一樣。在這個時代,這服藥這個成分要加重一點,那個要放輕一點,他在這裡調理。同樣是一部經,講解就不相同,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們學教,古人這些註解要不要去讀?要。為什麼?你去看看漢朝時候,你能夠看懂,你就曉得漢朝社會的狀況,他們那些人需要什麼,祖師大德跟他們怎麼講法。可是到魏晉,到南北朝,到隋唐時候,那又是一個講法,還是這部經,我們看留下來的註解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一個註解就永恆流通,何必每個朝代還要講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過的歷程
 
第二「會樂緣,久處人天,內心明慧,達世樂果,生死無常,方始求真」。這個處順境,處順境少,不是沒有,那真的是有大根性的人,釋迦牟尼佛那就是處順境。順境為什麼發心這裡講得很好,生死無常。他確實很好,但是想到生死無常,煩惱就現前,這順境能長久嗎我們以釋迦牟尼佛做個例子,王子的身分,從小生長在皇宮裡面,多少人服侍,偶然出了皇宮到外面去看看,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他在外面看到生老病死。問問他的隨從,這些隨從人員告訴他,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過的歷程。那想想我有沒有有,生的苦不必說,已經過去了,老不能避免,生病不能避免,死不能避免。想到這些問題,那個聰明人就覺悟了,現在享受的世樂無常,不久。看看病與死,不是每個人都是老之後才死,有很多年輕人就走了,中國古德給我們提出了警告,「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在年輕的時候有這個警覺心,早年沒學佛,有這個警覺心。我也在公家機關裡上班,做文書工作,有時候工作不多,每天看看報紙,我很少看新聞,也不關心什麼大事,我喜歡看訃聞。所以有很多人奇怪,你怎麼天天看這個訃聞是每天報導哪些人過世了,我看看有年歲大的,有中年的,也有很年輕的,這一、二天走了。天天都有很多人走,天天也有人投胎過來,我看這個,人家不曉得,我還是有這麼一點覺悟心,為什麼我免不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情愛執著太重你才到這個世間來
 >>>佛法裡面告訴我們,學習十善業道,我們看到幾乎所有宗教裡面都有戒律,基本的條文跟十善業道都相應,天主教、基督教、新興的巴哈伊教、印度教、猶太教,裡面統統都有十善業。所以我們在想,世間每個宗教創教這些教主,我們想來想去,他們都說是一個真神,我們相信,都是一個神的化身。我在日本訪問的時候,去看中村康隆老和尚,他是去年往生的,一百零三歲。我們第一次見面談到多元文化,宗教團結,他告訴我一句話說,「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我離開他的客廳,他的一個弟子橋本先生告訴我:「法師,今天老和尚跟你講這個話,從來沒說過,沒聽說過,今天怎麼跟你說這麼一句話世間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