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三二卷)2007/9/13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832
請看大用無方最後一段,「寂用無涯三昧門」,第二小段第三首偈看起:【盡於西方諸國土。所有如來無數量。悉現其前普親近。住於三昧寂不動。】下面我們也念下去:【而於東方諸世界。一切諸佛如來所。皆現從於三昧起。廣修無量諸供養。】
★請上網看全文★
***承接取段上下文***在儒家講的是格物之後致知,致知是破所知障,必須先斷煩惱,你那個智慧才是真的;煩惱要不斷,你沒有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心不清淨,那叫世智辯聰,不是佛法講的智慧,是世間的聰明,聰明跟智慧不一樣。所以現在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我們就很清楚,你心裡面真正放下分別執著,你所學的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智慧,世間法也是佛法。如果你分別執著沒有放下,天天學《華嚴》、學《楞嚴》、學《法華》,全都是世間法,不是佛法。這我們現在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了,真的跟老子所說的一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佛法是道,儒也是道,學道是什麼?學道天天放下,那個「損」是放下,天天要學放下。
經典可以學,學的時候你要放下分別執著,你才見到經典裡面所講的奧義,奧妙的義理你才能學得到。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有貪瞋痴慢疑,統統的煩惱就具足,你學不到真東西,只可以說你在佛法裡面種下大乘的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為來生後世作因緣,只能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對的。所以物欲伏住了,我們不是斷,你真的有這個智慧、有決心控制,好學,念念不間斷,智慧現前,意才誠,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正知正見,你沒有邪思,你能夠持戒,持戒對你來講一點不難。為什麼?是你正常生活,你每天起心動念,你所想的、你所說的、你所做的,自然跟戒律就相應。為什麼?你是佛心,裡面是佛心,口裡出來當然是佛言,身體做的自然是佛行。
我們用儒家東西來講就是意誠、心正、身修,這個身修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社會上最好的榜樣,大眾的榜樣,你是標準的佛經裡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自己做到之後,你才能化他,別人跟你接觸自然受感動。你在家居士,你家齊了;你在道場,道場整齊,上軌道了。家齊而後國治,你就會影響社會,現在所說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你是真正做出貢獻。
上一次北京的郭教授,在這裡給我們提了三個問題,他說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每個族群裡面都有很嚴重的問題,什麼問題?第一個是人跟人的問題,第二個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問題,第三個是人身跟人心的問題,嚴重的矛盾,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我們自己真的是能夠做到身修、家齊,這問題就沒有了,這問題就平天下,人跟人之間自然懂得相親相愛,自然能和睦相處。大自然環境的問題,環境是物質的境界,境隨心轉,那人跟環境的矛盾沒有了,不會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不可能,不會做這個事情。人身跟人心的問題也解決了,心清淨身就清淨,命相家常說相隨心轉,人身體質也隨心轉。所以心真正能恢復到清淨、平等、真誠、慈悲,身體哪有不健康的道理!這問題全都解決了。所以自度而後才能度他。
這兩首偈,從西方入定,『住於三昧寂不動』,從東方出定,『皆現從於三昧起』,起是起定、起用,『廣修無量諸供養』,度他,真正學道,自己成就是處處供養別人,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身供養、心供養。在這個世間幹什麼?在這個世間是修無量諸供養,他怎麼會不快樂?他在這個地方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積無量功、修無量德。我們再看末後這一首:
【如是十方諸世界。菩薩悉入無有餘。或現三昧寂不動。或現恭敬供養佛。】
這是這段裡面的總結。像前面這個例子,前面這講東方、西方講兩方,『如是』,像前面所說的。『十方諸佛世界』,諸佛的剎土。『菩薩悉入無有餘』,這個能力大,菩薩生活的空間不可思議。像《彌陀經》上所說的,往生到西方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同時也接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他能力大!他有能力每天去親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親近佛陀、供養佛陀,修福!聽佛說法會開悟,依教修行,自己成無上等正覺那個距離就愈來愈近了。
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會把這個世間所有一切願望全部都把它消掉,人間天上都是假的,人生如夢,這世間人所說的相當覺悟了。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留戀?你還有甚麼放不下的?真的明白了,你這個貪瞋痴自然就沒有了;貪瞋痴沒有了,戒定慧自然現前。為什麼?戒定慧是性德,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教大家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那是你自性,你本來就是這樣的,哪裡要學!這是你本來的面目。你現在因為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性,你的思想、見解、言語、所作所為全錯了,不是你自己了,這叫眾生,迷失自性,你墮落變成眾生。
這些戒律、這些規矩,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學?沒有,為什麼他做得那麼自然,一絲毫造作都沒有?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無論什麼人,你要是叫釋迦牟尼佛,佛沒有不答應你的,你有什麼疑難的事情向佛請教,他沒有不幫你解決的,自自然然的,所以這是性德。我們今天明白了,看到戒律,我本來就是這樣的,我現在為什麼條條都違背?看到這個自己會生慚愧心,我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佛講你本來是佛,你一看這個,佛就是這樣子。經是佛的言語,為什麼看不懂?禪是佛心,佛心是什麼?住於三昧寂不動,這是佛心,清淨寂滅。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念頭起伏?這錯了。
本來我的心是水平,平靜的一個池塘,好比是平靜的、乾乾淨淨的,沒有波浪,水平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外面境界,現在為什麼起波浪?為什麼這麼渾濁不乾淨,又起了波浪?波浪怎麼起來的?佛家講八風吹的,這是外面境界的誘惑,你的心失去了寂靜相。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回歸自性,本來是佛,不要現在再受這些苦難了,本來解脫,本來自在。只要能夠恢復到本來面目,你就能幫助遍法界虛空界許許多多苦難眾生。
末後這首偈子,『或現三昧寂不動』,這是自愛,『或現恭敬供養佛』,這是愛他。我在這五首偈子裡面,前面兩首是自利利他,後面兩首是自度度他,末後一首是自愛愛他,做樣子給人看。最後的一句「恭敬」,這兩個字重要,現在社會一般大眾不知道恭敬,恭敬的反面是傲慢,傲慢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因為貪瞋痴慢,所以對聖賢教誨很難接受,為什麼?他懷疑。你跟他講,講得很詳細,他聽了之後也很歡喜,他還是懷疑,這能做得到嗎?他不相信能夠落實。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榜樣來給他看。譬如你學了《弟子規》,《弟子規》學敬禮,恭恭敬敬,九十度的鞠躬禮,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做到?學了要做,這才管用,學了做不到那就沒用。待人是不是以笑面對人、和顏悅色?說話是不是把音量降低?這都是你的,你本來是這樣的。
別人有過失,你是老師,學生有過失,你責備他、處罰他,他內心生感恩的心;不必要板著面孔,還是和顏悅色,用不著氣憤,用不著發脾氣。發脾氣是最糟糕的,發脾氣,記住,永遠不能解決問題,不要認為我一發脾氣問題就解決了,解決不了,怨恨在心。你對哪一個發脾氣,然後還問你感不感恩?不可能的事情。改正別人的過失還是和顏悅色,那個人心裡受感動,你是真的愛護他,你是真的成就他,他怎麼不感恩?人都有良心、都有良知,再惡的人還是有良心,他不過是一時被煩惱習氣障礙了,良心不能現前,如果你以善良的態度對他,把他良心就引出來了,他就受感動。
這樁事情,我們《弟子規》的教學,在海口監獄就產生明顯的效果。有不少重刑犯受這個教育之後,痛哭流涕,真正懺悔,原來是打爹罵娘的,受這個教育之後,家人來看他的時候,他都跪下來懺悔,讓他的父母感到驚訝,不敢相信,所謂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從甚麼地方學起?從恭敬。你看佛門裡面有很多懺儀,在這些儀規裡面,你會看到許多「一切恭敬,一心頂禮」。非常可惜的,只在佛寺裡面你這樣做,你沒有把這個東西學會,落實在你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裡面統統忘得乾乾淨淨,那是佛堂裡面的,學了不會用。《弟子規》是生活教育,佛法裡面所有儀規戒律也都是生活教育,如果這些教學不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這個教育是假的、是騙人的,為什麼?沒用處,學了沒用處。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是學了之後改造你的身心,你的人身跟人心跟人性都會恢復正常,無始劫來所染的這些壞習氣,不善的心行,都能藉著佛菩薩、聖賢教誨修正過來。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修正錯誤的行為不是在佛堂,不是在大殿。佛堂教室裡面是學習,學了之後要用在你身上,用在你家庭當中,用在你生活當中,用在你工作當中,用在你處事待人接物,你是真的學到東西。你學佛像不像佛?學菩薩像不像菩薩?學以致用。
世出世間法沒有一個不重視恭敬的,《禮記》我們一展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萬物,頭一個教我們恭敬。我們對一切人事物不知道恭敬,這是最大的毛病。湯池教學最明顯的,首先就是教你敬禮,你看湯池,無論哪一個見面,都是九十度鞠躬,現在成一個風氣,使外面人到湯池都感覺得驚訝,這地方跟外面完全不同,沒有傲慢的習氣,見人都是和顏悅色。所以你真正學習聖賢教誨,就是學習你本來的性德,你本來性德露出來,哪裡還有問題?哪裡還會有業障?沒有了,統統給化解了。
首先我們要認知,你為什麼起懷疑?你不認識它,你認為這是孔子的教誨,這是釋迦牟尼的教誨,他要教我怎麼做,我為什麼要跟他學?我為什麼要聽他的?傲慢,貢高傲慢,不曉得佛陀教你的、佛陀表現的是你自己的性德,所以你不了解,你不自愛,你不認識自己。我們講這個經,在最先的時候就跟大家說,《華嚴經》說的是什麼?完全說的是自己,字字句句沒有離開自己本人,讀了《華嚴經》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知道自愛,知道自愛才知道愛人。為什麼?自他不二,才知道愛萬物,萬物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你不尊重就是不尊重你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性德。幾個人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開悟的人他講得很清楚,像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你的心現的,是你的分別執著產生變化的,這個變化就是六道三途,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本來沒有!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會看到這個現象,是你變出來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現象就沒有了。
你用甚麼供養佛?總的來說,恭敬供養佛,你才曉得恭敬裡面包括那個範圍無量無邊,一切供養是為恭敬,我們對人恭敬,送點禮物給他,代表恭敬。無量無邊的善行,無量無邊的修法,都是恭敬供養裡面的一個小科目,恭敬供養是總綱領,大分所謂是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身供養、心供養,總綱領全部包括了。「恭敬供養」這四個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法、行法、理法全部在裡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三二卷)2007/9/13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17-1832
請看大用無方最後一段,「寂用無涯三昧門」,第二小段第三首偈看起:【盡於西方諸國土。所有如來無數量。悉現其前普親近。住於三昧寂不動。】下面我們也念下去:【而於東方諸世界。一切諸佛如來所。皆現從於三昧起。廣修無量諸供養。】
★請上網看全文★
***承接取段上下文***在儒家講的是格物之後致知,致知是破所知障,必須先斷煩惱,你那個智慧才是真的;煩惱要不斷,你沒有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心不清淨,那叫世智辯聰,不是佛法講的智慧,是世間的聰明,聰明跟智慧不一樣。所以現在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我們就很清楚,你心裡面真正放下分別執著,你所學的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智慧,世間法也是佛法。如果你分別執著沒有放下,天天學《華嚴》、學《楞嚴》、學《法華》,全都是世間法,不是佛法。這我們現在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了,真的跟老子所說的一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佛法是道,儒也是道,學道是什麼?學道天天放下,那個「損」是放下,天天要學放下。
經典可以學,學的時候你要放下分別執著,你才見到經典裡面所講的奧義,奧妙的義理你才能學得到。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有貪瞋痴慢疑,統統的煩惱就具足,你學不到真東西,只可以說你在佛法裡面種下大乘的種子,這一生不能成就,為來生後世作因緣,只能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對的。所以物欲伏住了,我們不是斷,你真的有這個智慧、有決心控制,好學,念念不間斷,智慧現前,意才誠,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正知正見,你沒有邪思,你能夠持戒,持戒對你來講一點不難。為什麼?是你正常生活,你每天起心動念,你所想的、你所說的、你所做的,自然跟戒律就相應。為什麼?你是佛心,裡面是佛心,口裡出來當然是佛言,身體做的自然是佛行。
我們用儒家東西來講就是意誠、心正、身修,這個身修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社會上最好的榜樣,大眾的榜樣,你是標準的佛經裡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自己做到之後,你才能化他,別人跟你接觸自然受感動。你在家居士,你家齊了;你在道場,道場整齊,上軌道了。家齊而後國治,你就會影響社會,現在所說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你是真正做出貢獻。
上一次北京的郭教授,在這裡給我們提了三個問題,他說現在全世界每個國家、每個族群裡面都有很嚴重的問題,什麼問題?第一個是人跟人的問題,第二個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問題,第三個是人身跟人心的問題,嚴重的矛盾,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我們自己真的是能夠做到身修、家齊,這問題就沒有了,這問題就平天下,人跟人之間自然懂得相親相愛,自然能和睦相處。大自然環境的問題,環境是物質的境界,境隨心轉,那人跟環境的矛盾沒有了,不會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不可能,不會做這個事情。人身跟人心的問題也解決了,心清淨身就清淨,命相家常說相隨心轉,人身體質也隨心轉。所以心真正能恢復到清淨、平等、真誠、慈悲,身體哪有不健康的道理!這問題全都解決了。所以自度而後才能度他。
這兩首偈,從西方入定,『住於三昧寂不動』,從東方出定,『皆現從於三昧起』,起是起定、起用,『廣修無量諸供養』,度他,真正學道,自己成就是處處供養別人,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身供養、心供養。在這個世間幹什麼?在這個世間是修無量諸供養,他怎麼會不快樂?他在這個地方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積無量功、修無量德。我們再看末後這一首:
【如是十方諸世界。菩薩悉入無有餘。或現三昧寂不動。或現恭敬供養佛。】
這是這段裡面的總結。像前面這個例子,前面這講東方、西方講兩方,『如是』,像前面所說的。『十方諸佛世界』,諸佛的剎土。『菩薩悉入無有餘』,這個能力大,菩薩生活的空間不可思議。像《彌陀經》上所說的,往生到西方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同時也接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他能力大!他有能力每天去親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親近佛陀、供養佛陀,修福!聽佛說法會開悟,依教修行,自己成無上等正覺那個距離就愈來愈近了。
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會把這個世間所有一切願望全部都把它消掉,人間天上都是假的,人生如夢,這世間人所說的相當覺悟了。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留戀?你還有甚麼放不下的?真的明白了,你這個貪瞋痴自然就沒有了;貪瞋痴沒有了,戒定慧自然現前。為什麼?戒定慧是性德,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教大家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那是你自性,你本來就是這樣的,哪裡要學!這是你本來的面目。你現在因為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性,你的思想、見解、言語、所作所為全錯了,不是你自己了,這叫眾生,迷失自性,你墮落變成眾生。
這些戒律、這些規矩,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學?沒有,為什麼他做得那麼自然,一絲毫造作都沒有?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無論什麼人,你要是叫釋迦牟尼佛,佛沒有不答應你的,你有什麼疑難的事情向佛請教,他沒有不幫你解決的,自自然然的,所以這是性德。我們今天明白了,看到戒律,我本來就是這樣的,我現在為什麼條條都違背?看到這個自己會生慚愧心,我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佛講你本來是佛,你一看這個,佛就是這樣子。經是佛的言語,為什麼看不懂?禪是佛心,佛心是什麼?住於三昧寂不動,這是佛心,清淨寂滅。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念頭起伏?這錯了。
本來我的心是水平,平靜的一個池塘,好比是平靜的、乾乾淨淨的,沒有波浪,水平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外面境界,現在為什麼起波浪?為什麼這麼渾濁不乾淨,又起了波浪?波浪怎麼起來的?佛家講八風吹的,這是外面境界的誘惑,你的心失去了寂靜相。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回歸自性,本來是佛,不要現在再受這些苦難了,本來解脫,本來自在。只要能夠恢復到本來面目,你就能幫助遍法界虛空界許許多多苦難眾生。
末後這首偈子,『或現三昧寂不動』,這是自愛,『或現恭敬供養佛』,這是愛他。我在這五首偈子裡面,前面兩首是自利利他,後面兩首是自度度他,末後一首是自愛愛他,做樣子給人看。最後的一句「恭敬」,這兩個字重要,現在社會一般大眾不知道恭敬,恭敬的反面是傲慢,傲慢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因為貪瞋痴慢,所以對聖賢教誨很難接受,為什麼?他懷疑。你跟他講,講得很詳細,他聽了之後也很歡喜,他還是懷疑,這能做得到嗎?他不相信能夠落實。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榜樣來給他看。譬如你學了《弟子規》,《弟子規》學敬禮,恭恭敬敬,九十度的鞠躬禮,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做到?學了要做,這才管用,學了做不到那就沒用。待人是不是以笑面對人、和顏悅色?說話是不是把音量降低?這都是你的,你本來是這樣的。
別人有過失,你是老師,學生有過失,你責備他、處罰他,他內心生感恩的心;不必要板著面孔,還是和顏悅色,用不著氣憤,用不著發脾氣。發脾氣是最糟糕的,發脾氣,記住,永遠不能解決問題,不要認為我一發脾氣問題就解決了,解決不了,怨恨在心。你對哪一個發脾氣,然後還問你感不感恩?不可能的事情。改正別人的過失還是和顏悅色,那個人心裡受感動,你是真的愛護他,你是真的成就他,他怎麼不感恩?人都有良心、都有良知,再惡的人還是有良心,他不過是一時被煩惱習氣障礙了,良心不能現前,如果你以善良的態度對他,把他良心就引出來了,他就受感動。
這樁事情,我們《弟子規》的教學,在海口監獄就產生明顯的效果。有不少重刑犯受這個教育之後,痛哭流涕,真正懺悔,原來是打爹罵娘的,受這個教育之後,家人來看他的時候,他都跪下來懺悔,讓他的父母感到驚訝,不敢相信,所謂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從甚麼地方學起?從恭敬。你看佛門裡面有很多懺儀,在這些儀規裡面,你會看到許多「一切恭敬,一心頂禮」。非常可惜的,只在佛寺裡面你這樣做,你沒有把這個東西學會,落實在你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裡面統統忘得乾乾淨淨,那是佛堂裡面的,學了不會用。《弟子規》是生活教育,佛法裡面所有儀規戒律也都是生活教育,如果這些教學不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這個教育是假的、是騙人的,為什麼?沒用處,學了沒用處。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是學了之後改造你的身心,你的人身跟人心跟人性都會恢復正常,無始劫來所染的這些壞習氣,不善的心行,都能藉著佛菩薩、聖賢教誨修正過來。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修正錯誤的行為不是在佛堂,不是在大殿。佛堂教室裡面是學習,學了之後要用在你身上,用在你家庭當中,用在你生活當中,用在你工作當中,用在你處事待人接物,你是真的學到東西。你學佛像不像佛?學菩薩像不像菩薩?學以致用。
世出世間法沒有一個不重視恭敬的,《禮記》我們一展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萬物,頭一個教我們恭敬。我們對一切人事物不知道恭敬,這是最大的毛病。湯池教學最明顯的,首先就是教你敬禮,你看湯池,無論哪一個見面,都是九十度鞠躬,現在成一個風氣,使外面人到湯池都感覺得驚訝,這地方跟外面完全不同,沒有傲慢的習氣,見人都是和顏悅色。所以你真正學習聖賢教誨,就是學習你本來的性德,你本來性德露出來,哪裡還有問題?哪裡還會有業障?沒有了,統統給化解了。
首先我們要認知,你為什麼起懷疑?你不認識它,你認為這是孔子的教誨,這是釋迦牟尼的教誨,他要教我怎麼做,我為什麼要跟他學?我為什麼要聽他的?傲慢,貢高傲慢,不曉得佛陀教你的、佛陀表現的是你自己的性德,所以你不了解,你不自愛,你不認識自己。我們講這個經,在最先的時候就跟大家說,《華嚴經》說的是什麼?完全說的是自己,字字句句沒有離開自己本人,讀了《華嚴經》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知道自愛,知道自愛才知道愛人。為什麼?自他不二,才知道愛萬物,萬物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你不尊重就是不尊重你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性德。幾個人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開悟的人他講得很清楚,像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你的心現的,是你的分別執著產生變化的,這個變化就是六道三途,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本來沒有!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會看到這個現象,是你變出來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現象就沒有了。
你用甚麼供養佛?總的來說,恭敬供養佛,你才曉得恭敬裡面包括那個範圍無量無邊,一切供養是為恭敬,我們對人恭敬,送點禮物給他,代表恭敬。無量無邊的善行,無量無邊的修法,都是恭敬供養裡面的一個小科目,恭敬供養是總綱領,大分所謂是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身供養、心供養,總綱領全部包括了。「恭敬供養」這四個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法、行法、理法全部在裡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