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0033 對老師的恩德還是念念不忘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一卷) 2009/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41 ★請上網看全文★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十住品第十五」,經文第一句: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
這是這一品經裡面清涼大師判作七分,就是七大段,這是第一大段,叫三昧分。我們從《華嚴經》一直聽下來,這樣的句子、章法我們都很熟悉,不陌生。『爾時』,這是「須彌山頂偈讚品」結束之後,這就入了正宗,在這個時候,前面兩品是讚歎、介紹,意思顯示這一品經文的殊勝、重要性。『法慧菩薩』是初住菩薩的通號,證得初住位,他的德號就叫「法慧」,同名法慧。所以它不是專指一個人,它是指這個位次的。爾後每個位次代表的意思都相同,我們自己修行如果證得初住位,名號也叫法慧菩薩。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上面要冠個名字,某某法慧菩薩,加個名號;如果不指,法慧菩薩是通名。『承佛威力』,這句話我們念得很多,往後還有很多句都相同,這句話我們就很熟悉。凡是佛在經典上多數重複的,那就特別重要,而往往這些小事情,我們一般講這小節,禮節裡面是小小的禮節,都被我們疏忽,殊不知小小禮節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修行證果,即使世間法裡頭處事待人接物,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成大功、立大業,對於小小節都非常尊重,不敢疏忽。這裡頭有很深的用意在裡頭,就是賢首大師《還源觀》四德裡頭的第二條「威儀有則」。要為世間人做個好樣子,所謂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的行為可以做世間一切眾生的好樣子。在哪裡做?就是小節、細節。這些小節、細節,《弟子規》裡面講得很圓滿,這是應該要重視的,不能不重視。
法慧菩薩為我們說十住經,也就是說在十住這一會裡面,他首先來給我們做報告。他的態度非常謙虛,不敢說我自己修行不錯,現在你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斷了,離開十法界,我證得初住位,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住在一起,佛的實報莊嚴土。有這種念頭、有這種言語,諸位細心想想看,還是驕慢,這是三重障裡面的傲慢,三重障是傲慢、嫉妒、貪欲,他還帶這個習氣。菩薩做給我們看的,他不說他自己有能力,能在這個地方做報告是得佛力加持,不是自己有能力,把這個功德推給佛。這是教導我們,我們無論有一點小成就總以為是自己有的,縱然是師長教的也不承認,認為自己成就已經超出老師。縱然真的超出老師,對老師的恩德還是念念不忘,這個人厚道,這才能教化眾生。所以這裡含義很深。前面經文我們看到有普觀大眾,這個地方沒有,這個地方只有「承佛威力」。承佛威力什麼?因為他自己得三昧,你看自己證入三昧還是承佛威力。這是不是真的?他說得不假,如果沒有佛陀長時間的教誨,你怎麼能入得了三昧?所以,自己證得無論是哪一種果位,都要有感恩心,有謙虛、恭敬、感恩,這是菩薩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
我們先說三昧,三昧是梵語,古印度話,它的意思叫正受,受是享受,正是正常,也就是三昧的意思是正常的享受;換句話說,我們這些眾生的享受是不正常的。六道眾生的享受,佛在經教裡面常講,把它分成五大類,身有苦受、有樂受,分這兩大類;心也有兩大類,有歡喜、有憂慮,有喜、有憂;另外一種,身沒有苦樂,心也沒有憂喜,這個境界不錯,這種境界叫捨受,不是三昧。捨受跟三昧非常相似,為什麼不稱三昧稱為捨受?三昧得到之後就永遠得到,不會退失的,那才叫三昧,才叫正常享受。捨受你得到的時間很短暫,那個境界很快的就會失掉,失掉的時候又有苦樂憂喜,所以它不叫做正受,叫捨受。佛講這五種受分配在六道,六道眾生統統都有。我們人道有時候心沒有憂喜,身也沒有苦樂,但是時間不長,很短暫。境界一現前,受了一點刺激,苦樂憂喜又出來了。順境有樂受、有喜受,逆境有苦受、有憂受,不苦不樂的這個境界在哪裡?在色界天、在無色界天。我們知道,色界跟無色界他們所修的是四禪八定,我們前面學得很多,這種常識我們也都相當清楚。四禪八定裡面,差不多是時間跟空間維次都突破,有這種能力。古印度,不但婆羅門教重視修定,幾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都重視修定。這在三千年前,印度當時他們的宗教、學術,確實不是這個世界上其他地區能夠跟它相比的。縱然得到第八定,這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夠長了。我們這個世界成住壞空算一個大劫,這個世界成住壞空,成住壞空八萬次,你看他定功多深,就是他壽命多長。可是八萬大劫到了,他定功就失掉,一失掉之後苦樂憂喜又現前。所以他還是捨受,不是正受。
捨受變成正受必須再提升一層,楞嚴會上講的第九定,說明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世間禪定是捨受,不是正受。到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正受,證得阿羅漢果,決定不會再退轉到六道,這叫正受。可是阿羅漢實在講也很慈悲,回小向大,他有能力跟六道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過去在六道修的,六道裡的親朋好友、冤親債主多的是,這些人跟他有緣,有緣就必然有感,有感他自自然然就有應。所以阿羅漢也有應化身,在六道裡面教化眾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六道苦!用什麼方法幫助他離苦得樂?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們學佛必須要記得很清楚,離苦得樂最低的層次是斷惡修善,以世尊所說的《十善業道》為標準,能夠斷十惡、修十善你就能離苦,六道裡面苦的是三惡道,你才能夠得到天人之樂。
在大乘教裡,像智者大師跟我們細說十法界,他將十法界每個法界裡面都有十法界。譬如我們人法界,我們一般講人道,人法界,人法界修養功夫很好,有相似佛的生活,那就叫人間的佛法界;有相似的菩薩,那就是人間的菩薩法界。每一界裡面的十法界,十法界就變成一百個法界,叫百界千如。智者大師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來看宇宙人生、來看諸法實相。佛的法界,所以佛常說,說得很明顯,我們不難懂,那是對我們說的,恆順眾生說的,佛法界第一個條件是什麼?平等,平等心是佛,真的平等。我們現在在《華嚴》裡學了這麼多,了解了,真平等,為什麼?他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才是真平等。六根,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法界。不起心不動念是三昧,那是什麼三昧?那是自性三昧,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第四句所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只要你放下,它就現前,真平等。像前面李長者舉的比喻,一滴水進入到大海,它就平等了,跟大海水融成一片,再也分不出哪是江水、哪是河水、哪是海水,分不出。那就入了佛的境界,法慧菩薩入了這個境界。入了這個境界,這裡沒有稱法慧如來,沒有稱法慧佛,稱法慧菩薩,這個意思前面說過,他還有無始無明的餘習沒斷。把這個習氣輕重分為四十一個等級,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品無始無明習氣,這都是我們應當要清楚、要明瞭的。這個習氣少了一分,級別就提升一層,其實它裡頭沒有階級、沒有等級的,平等境界哪來的等級?這種等級的說法都是屬於抽象的概念,沒有事實,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
我們曉得人間有佛,用平等心,不分別、不執著,實在講分別執著很淡薄,用平等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這個人就是人間的相似佛,他跟佛差不多。菩薩心是六度心,念念不離六波羅蜜,喜歡布施、喜歡持戒。喜歡布施是能捨、肯幫助人,見到人有困難、有需要,他一個都不空過,總是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他能捨財,能捨法,捨法叫肯教人;能捨無畏,別人有困難、有痛苦,他真的幫助他解決,我們世間講好人,熱心的人士。這種人是人間的菩薩,他的心行跟菩薩很接近,是智者大師所講的人間的菩薩法界。緣覺法界是辟支佛,這人很聰明,修學十二因緣就能幫助他看破放下,把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看輕了,也就是淡化了,人間的辟支佛。阿羅漢稱為聲聞,那就是歡喜佛法,依教奉行,出家是個好修行人,給出家人做個好榜樣,在家是個好居士。在佛門裡面,出家稱法師,出家是善師,在家稱高士,高僧、高士,這是人間的聲聞。我們這麼一說諸位就曉得,天人,天人修上品十善、四無量心。十善業道他真做到,做得很好,四無量心,他的心量大,四種就是慈悲喜捨。他有慈心,歡喜幫助別人得樂;他有悲心,歡喜幫助別人離苦,離苦是悲心,得樂是慈心;他能夠常生歡喜心,常常能夠捨,真能放下,人間的天人。
人道是五戒倫常心,在我們中國傳統裡面講就是五倫、五常、八德,他都能夠奉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越這個範圍,他是人中之人,為什麼?肯定不墮三惡道。這一點要注意。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違背倫常八德,倫常是關係,關係搞壞了,起心動念違背了道德,這一生得人身,來生就得不到人身,這個不可以不知道。《十善業道經》這個經不長,從前我們學習用的經本字不大,三號字排印,只有四張紙,八頁。世尊居然在前後兩次苦口婆心的叮嚀我們,十善是人天法,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的根本;換句話說,沒有十善,我們人這個資格就失掉,就不像人了,你來生怎麼能得人身?人不能不懂得倫理道德,倫理講人與人的關係,父子、夫婦、君臣、兄弟、朋友,這個關係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為,凡是自然形成的則稱之為道。隨順自然的法則來處理,譬如父慈子孝,孝跟慈就是德,君仁臣忠,仁跟忠就是德,夫義婦聽,聽跟義就是德,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德。展開來就叫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們都能做到,念茲在茲,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背,這個人是人中的人道,決定不失人身。如果違背倫理道德,來生人身得不到。
下面下三道是什麼?餓鬼、畜生、地獄。我們要想一想,三惡道的業因相同,都是貪瞋痴慢還有懷疑,貪瞋痴慢疑。疑什麼?懷疑道德,懷疑聖人,懷疑聖人的教誨,懷疑聖人所講的性德,他不願意遵守。表現出來,起心動念都跟貪瞋痴慢疑相應,這五個叫根本煩惱,哪一個重的就是那一道第一個業因。貪心重的,餓鬼道;瞋恚心重的,傲慢、嫉妒都是屬於瞋恚,瞋恚的行為,地獄道;愚痴,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自以為是,這是愚痴,畜生道。這個裡面,好勝的心強、嫉妒心重,它裡頭起了變化,鬼道裡頭有、人道裡頭有、畜生道裡頭有,變成什麼?變成阿修羅、變成羅剎,變成魔道去了。這是天台大師給我們講的人道裡面的十法界。
我們現前是個人,如果我們把倫理道德統統都丟掉,貪瞋痴慢疑很嚴重,那想想我們現在在人道帶著是什麼習氣,我們走的道路是向哪個方向,這不能不知道。真正明瞭之後,古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回頭是岸,我們一口氣還沒斷,回頭還來得及。真正修行人要記住六祖能大師在《壇經》上的一句話,「不見世間過」。常常把世間的過失,世間過失最重要的是世間人,把別人的過失牢牢的記在自己的心頭,這個就錯了。錯在什麼地方?我們的心本來是善的,叫良心,良善的,把我們的良心、善心去收藏別人的一些罪孽罪惡;他沒有過失,我們自己有了過失,我們把他的過失拿到我心裡來,這叫大錯特錯。你看看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怎麼教我們?跟《壇經》上講的一樣,若真修道人,不記他人過。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常說,前面四個完全是自修,成就自己的德行。第一個是禮敬,禮敬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平等的禮敬,修什麼?學自己的謙虛,實在應該講是謙卑,謙卑是自己的性德。你看,法慧菩薩在此地不是承佛威神嗎?不說自己有能力,這是謙卑。對任何人都謙卑,對造作五逆十惡的人還是謙卑,還是對他有禮。這個一般人做不到,佛菩薩能做到,謙卑有禮。對造作五逆十惡的人都謙卑,對於做好事的人他怎麼會不恭敬?當然之理。這個日常生活當中的表現或者是表演用意很深,那都是在做樣子給社會大眾看,教導社會大眾對人要謙卑、要尊重。人人都對人謙卑尊重,這個世界不就祥和了嗎?災難不就化解了嗎?你看這個用意多深,你這種行為不就救了社會、不就救了世界嗎?這叫積功累德,這叫做真正的好事。存的心就是感化人,人沒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  不能說他很頑固、他的業障很重,這樣想法就錯了  >;要回過頭來想自己,我的德行不夠、我做得不夠好。堯舜之所以能夠感動人,《  祕訣就在這裡,處處反求自己,不去責備別人。》
普賢菩薩十願的第二條教我們「稱讚如來」,這個如來是性德。什麼是性德?仁義禮智信是性德,孝悌忠信是性德,禮義廉恥是性德,仁愛和平是性德。菩薩教導我們,凡是合於性德的讚歎,不合於性德的不讚歎就是了。你看他對於讚歎跟禮敬不一樣,禮敬是一點分別都沒有,讚歎有分別。你說的話是好話,做的事是好事,讚歎你;你說話、做事是違背德行的,不讚歎,不說,不把它放在心上,也不把它放在口上。我們中國古人常教人叫隱惡揚善,別人的不是不提,別人的好事我們來宣揚讚歎,讓整個社會形成一個風氣,大家喜歡善,不喜歡惡,用意深!不在自己,不在自己一家,在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我們自己對於家庭、社會、族群、世界,念念要有責任感,我不能不負責任,不能把社會引導負面,那我們就有罪。念念當中我們起心動念都想到,我這個念頭、這句話、這個行為,對整個世界安全有沒有負面作用?如果有負面作用那就不可以做這個念頭不能起,這話不能說,這個事也不能幹,這就對了。                                                                                菩薩第三句教給我們「廣修供養」。現代人念念不忘的是什麼?發財,現在人念念不忘的是發財,一心一意怎麼樣想去賺錢。佛告訴我們,常行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心目當中就想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怎麼來?廣修供養就來了,而且來的非常殊勝。大聖大賢、諸佛菩薩教導我們生財有大道。反過來就是吝嗇,吝財的人,自己有財富不肯布施,來世得貧窮果報;吝法的人,不肯教別人,教別人自己也得留一手,來生得愚痴果報;見到別人有苦難,不能援助,將來自己要受苦難,沒人幫助你,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些大道理不能不懂。因果與我們俱生而來,可以說是宇宙出現那一天因果就存在了,這個我們在《還源觀》裡面看得很清楚。一念不覺那是因,依報、正報現前那不就是果嗎?從一體起二用,這就曉得因果從哪裡來的,一點都不假。年輕人心浮氣躁,你給他講,耳邊風,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去【*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tb2009 的頭像
    amtb2009

    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Quotient Health Remedy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