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oj0007慶覺觀心息故生喜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欲要逐漸放下,儒家雖然沒有講斷,他講寡欲。《禮記.曲禮》一打開,「欲不可從」,這就是說必須有節制,才不會出問題;要是沒有節制的話,就會有亂子發生,有弊病發生。欲界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財色名食睡都淡薄,愈上去愈淡薄】,到第六層天就很淡薄。【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已經沒有欲望】,對五種欲似乎都放下了,其實那是形式。他靠什麼放下?也靠定功。欲界天從第三層天夜摩天就要修定了,完全憑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所以你看佛法裡面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幫助一些眾生超度,也沒有任何形式,超度最高的都是超度到忉利天)。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是到忉利天。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他同學做龍王,壽命到了,做龍王的時候一生造了不少惡業,會墮地獄,他去超度他,也是超度到忉利天。所以要曉得,忉利天以上要靠自己,自己沒有功夫不行,去不了。要什麼功夫?修定。欲界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同,定能伏煩惱,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很想把煩惱伏住,伏不住,為什麼?沒定功,有定功自然就能伏住,就這麼個道理。完全伏住那就到色界天去了,還差一點那還在欲界,總要明瞭,我們才知道自己怎樣幫助自己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放下!你放得愈多,你就升得愈高;你放得愈少,你升得就緩慢;你不肯放下,還要嚴重的執著,那就往下墜落。極其嚴重的執著就是地獄,餓鬼比地獄輕一點,畜生就更輕一點,比畜生還輕一點的,就到人道來了。所以功夫都在放下。
佛法裡面講斷煩惱,這是一般隨著世俗而說的,實際上他不是斷,他是轉煩惱。把煩惱轉變成菩提,你覺悟了就轉過來;迷了,就把菩提轉變成煩惱。所以煩惱、菩提不二,悟了就叫菩提,迷了就叫煩惱。煩惱怎麼可以斷?煩惱斷了菩提就沒有了,所以斷不了的,是轉變。經裡頭很多是佛的方便話,我們要懂,佛說法常講方便為門,「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要懂。方便裡面有很高的智慧,沒有智慧你就沒有方便。沒有智慧,那就是我們講的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造業,業裡面就有善惡。你以愛心,這心善;【你以瞋恚心,討厭的、厭棄的心,那就是造罪業,總是你動感情了。你用理智來處事,就不會有這些過失。所以佛教我們要常常用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放下就有智慧,不放下沒有智慧。學佛學得再多,背得再多,記得再熟,講得頭頭是道,分別執著還是那麼重,沒用處。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他搞的是佛學,他沒有學佛。】
什麼叫學佛?學放下才叫真的是學佛。只要財色名食睡放不下,不是學佛,放下是真學佛。你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什麼都放下,身體在這個世間必須要生活,他只保持著最低的生活需求,三件衣、一個缽,這是他所有財產。印度那是熱帶,三衣就夠了,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晚上睡覺,這三件衣可以當被子蓋,就能保暖。睡在地上,有個像被單一樣的鋪在地下,在佛門稱這個叫具。現在什麼?現在拜佛的時候擺在拜墊上,它不是拜佛用的,是晚上睡覺墊在底下用的,你看這麼簡單。這告訴我們,佛教我們放下,他自己不放下,我們就會懷疑那不是真的,他自己都做到了。沒有一樣東西有選擇、有挑選的,沒有,為什麼?他心清淨,不二。你到放下分別執著,你就知道這個世間沒有一樣不是美好的,歡喜心生出來。有分別就不行,這個好,那個不好,他就有差別,好,生煩惱,歡喜是煩惱;不好、討厭也是煩惱,總是生煩惱。放下分別執著,那是真的好,內心的喜悅生出來,叫法喜充滿,法喜裡頭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不是法喜,是喜怒哀樂之喜,七情五欲之喜,那是煩惱,那不是法喜,真正法喜是智慧。
我們還是講把世間的欲望在相當定功的時候,他完全伏住,伏住那個時候他的形相上跟菩薩沒有什麼差別。也就是說身沒有苦樂之受,心沒有憂喜,佛說他這種享受叫捨受,捨受好,捨受真樂。為什麼不能叫它做出世間禪定?因為他有時間,他的定功會失掉,失掉之後他煩惱又起現行,所以說他是暫時的,他不是永恆的。如果得到之後永遠不失去,這叫禪定,這個禪定叫出世間禪定。捨受是世間禪定,六道裡面的,四禪八定,色界天跟無色界天是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實在講它是捨受,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裡頭它是捨受,不能跟阿羅漢比。阿羅漢是叫正受,為什麼?他永恆不變了,也就是說五欲七情阿羅漢永遠不會有,那才叫正受。四禪八定雖然好像是正受,他不是永久的,他是暫時的,差別就在此地。
我們看這裡很簡單的一個解釋,四禪初禪天,初禪天叫「離生喜樂」,「慶」是喜慶,他「離欲惡」,欲沒有了,惡念沒有了。諸位要曉得,惡念沒有,惡言就沒有,惡行當然就沒有了。言語、行為是從意念上生的,他念頭裡頭沒有惡,欲離開了,惡離開了。惡是什麼?十惡,欲是五欲,這離開了,所以他「生善」。《十善業道經》裡講純淨純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他是這個境界。「身心輕安故樂」,得捨受裡面的樂,絕不是欲界天人能跟他相比的。
他再提升,二禪,二禪你看「定生喜樂」,前面是離,這定功深了,前面是剛剛離。「慶覺觀心息故生喜」,覺觀心息,由此可知,在初禪是有覺有觀,現在這個功夫純熟了,不要去作意去用覺用觀,他用得自然,純熟了。前面要保持,要覺要觀,要保持,這時候已經成習慣了。不必起覺觀的心,殊勝境界它就現前,所以他生喜。前面生善,這時候生喜了。「身心適悅故樂」,你看前面是輕安,適悅,比前面境界提升了一層。
再向上升級,三禪,三禪「離喜妙樂,無動勇之喜,有綿綿之樂,美妙莫喻」。佛在經上常跟我們說,欲界六道裡面感覺得最快樂的就是三禪,三禪就好比我們六道輪迴裡面的極樂世界,三禪感覺是最樂。喜沒有了,離喜了,離喜則妙樂,樂上加個妙,這什麼意思?妙這個字在佛經裡面講是非有非無,這妙!也就是說它跟一心的境界很像,有這個味道,但不是一心。為什麼?他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只是淡薄,並沒有轉變。無動勇之喜,你看一般人歡喜的時候,他情緒激動,他快樂的時候你能夠看到手舞足蹈,那個快樂。可是他的歡喜怎麼樣?他的歡喜沒有這些動作,有綿綿之樂,這妙樂。綿綿是不斷,不是像我們世間人,快樂只是一陣子,時間很短,一過去之後就變成壞苦,歡樂遠離了。所以,人間真的是喜樂的時間很短,悲哀的時間很長。這個地方是綿綿不斷的樂,美妙莫喻,它的美妙沒有法子來形容,用比喻很難相比,找不到相比的東西。
第四禪這功夫更深了,「捨念清淨」,三禪還有念,這把念也捨掉,清淨心現前,「無苦無樂,空明寂靜,猶如淨水無波」,這個境界要很細心去體會。四禪叫福天,福報最大了,四禪也是凡聖同居土。初禪、二禪、三禪都是三天,像初禪是三層天,二禪也是三層天,三禪也是三層天,四禪有九天,所以四禪裡面總共有十八層天。這九天裡面,有五種比較高級的叫五不還天,也叫淨居天,清淨的淨,淨居天。淨居天人就是四禪裡面的五不還天,這是聖人,這不是凡夫。哪些人在修行?經論上告訴我們,三果聖人。修大乘的,斷煩惱的層次跟他相等,他在那個地方斷思惑後面的七十二品。思惑是八十一品,三界九地。思惑是什麼?貪瞋痴慢疑,就是這五種煩惱。在第四禪最後把這個斷掉,斷掉這就根的利鈍,我們講根利的習氣都沒有了,他就直接證阿羅漢,出了六道,這叫利根的阿羅漢。鈍根的,習氣還很重,他還要通過四空天才能出六道輪迴;根利的不需要通過四空天,從第四禪他就超越了。
底下有個簡單解釋,「亦名色界四禪。欲界定,有慮無靜」。靜慮也是禪定的別名,靜是定,慮是觀,有慮無靜就是有觀沒有止,還沒有止住,這欲界定。「無色界定」,跟這也差不多,「有靜無慮」,這四空天,他有止,就是有定,有定裡頭沒有觀。「唯色界定,獨得靜慮之名」,因為色界裡有慮有靜,有觀當然有止,當然有靜,但是它這個靜不是真的靜,為什麼?只是定伏住分別執著而已。分別執著沒斷,石頭壓草,定功失去之後他煩惱就起現行,他是在這個境界裡面。但是到第四禪他有定,他沒有觀,所以叫四空定。色界裡面講叫四禪定,往上去叫四空定,因為他沒有觀,他不叫禪定,他沒有觀。沒有觀,佛幫不上忙,佛能幫忙的可以幫四禪天,四禪天是有止有觀,佛能幫得上忙,所以它是凡聖同居土。四空天裡面佛菩薩不去,為什麼?那個地方人沒有觀,只有定,他覺得定中很舒服,不需要再學。產生嚴重的誤會,把四空天當作涅槃,這不生不滅,他以為他已經證得大涅槃。到壽命到的時候,他定功失去,失去的時候就墮落。他就懷疑,從前的聖人跟我們講大涅槃是假的,我們證得了,證得為什麼會失掉?就起謗佛、謗法的念頭,這個念頭起來之後就墮地獄。他不知道他這個境界不是實在的,還要往上提升才行。
下面講「四無色定」,第一個是「空無邊處定,色法既滅,緣無邊空」,這個空沒有邊際,「心無分散,即厭色依空,超色想,入空處」。為什麼?色界有色身,也有宮殿居處,就是沒有七情五欲。有些人想,有這個東西還是討厭,有身,像老子所說的,「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中國老子有這個說法。這些修行人也是如此,還有個身,有個身就有個累贅,把身捨掉,身是色,捨身叫色法既滅,捨身之後變成什麼?我們現在一般人講靈界,外國人常講靈魂。靈魂是不是無色界的?無色界也是靈魂,是高級的靈魂,為什麼?他有定。如果沒有定那就是一般遊魂,孔子在《易經》裡面講的,「遊魂為變,精氣為物」。真的是這樣的,靈魂要是有定,不動,那就是在無色界天,那很高的境界。但是一般人的靈魂,速度非常快,所謂遊魂,孔子說得很有道理。他的速度太快了,也是一念之間他幾乎就能到達,他沒有障礙。可是也得要有福報,【沒有福報的時候,他跟別的靈魂碰到之後,冤親債主也非常的麻煩,就是因果報應很可怕】。並不是捨身之後就很自在,不是這個說法。
心無分散,他在定中,所以厭色依空,厭色,色才能捨得掉,捨掉之後他依空。所以他只有靈,只有個靈體沒有色身,沒有身體,我們一般說這是六道裡面的高級凡夫。知道有身就有苦,沒有身多自在!所以他把身也捨掉,真正是高級凡夫。可是他的問題,就是因為他沒有觀,這前面講他是有靜無慮,就是有止沒有觀,智慧不開,封鎖在無明裡面。到壽命到了,他的壽命就是他定功,他定功不能保持,失掉了,他就墮落。俗話說「爬得高,摔得重」,到四空天將來壽命到了幾乎都是墮地獄,爬到最高,摔到最底下。從底下,從地獄慢慢再爬升上去,好難!你想想看,你意想當中像小蟲爬竹竿,從竹竿下面慢慢爬到頂上,到頂頭上又掉下來,掉下來之後慢慢又向上爬,這一個爬不知道多少劫數,六道眾生輪迴之苦就這個樣子。而且他在爬的時候, 【劫劫都有挫折,都不是順利的】
你能夠從這上面細細去觀察,你才知道六道輪迴是怎麼個苦,這事情還能幹嗎?我們現在也是從地獄往上爬,過去也爬到頂端,掉下去了,【現在也從地獄慢慢爬爬到人道。這一生還算不錯,得人身,遇佛法,這就不容易;得人身遇不到佛法,你心地善良的】,還是往上爬,爬到最高又掉下來,不知道幹多少次了。所以,佛菩薩看到這個情形說了句話,「可憐憫者」。六道眾生執著的身是假的,不管什麼身,地獄身、餓鬼身、畜生身、人天身,都是假的。六道這些階層裡面的升沉也不是真的,確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他迷在裡頭,以為有,以為是真的,以為有得。不知道事實真相!
再提升一層,「識無邊處定」,前面是空無邊處,這是識無邊處。空捨掉了,空捨掉怎麼樣?與神識相應了。神識是什麼?神識我們世間叫靈魂,在佛法不叫靈魂,叫神識。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末那識,末那執著有個我,這個識是末那識,這是最根本的執著,把阿賴耶的見分自己認為是我,這個出不了輪迴。「見無邊識」,識心廣大,阿賴耶識範圍多大?跟法界虛空界一樣大。法界虛空界就是識變的,心現識變,識就是分別執著,識變現的。所以「厭空依識,超空處,入識處」,出不了識的範圍。
再入第三定,「無所有處定,識定謝滅,不見心相」,這個心是妄心,「無所分別」,到這個層次,分別伏住了。並不是真的無所分別,真的無所分別那他就是菩薩境界,這是他的定功很深,在甚深定功裡面,分別不起作用。前面是執著不起作用,這是分別不起作用,無所分別。「厭識依無」,他把識捨掉,依什麼?依空無,依無。所以無所有處定超越前面識無邊處定,超過它了,「入無所有處」。那我們要問,他算不算究竟?不算,他還有個無所有處,有個無所有處還是麻煩,不是究竟法。【這愈說愈細,要很細心去體會。】
有處跟無所有處不就二法嗎?《壇經》上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就明白他錯在哪裡。不管怎麼修,都是落在二裡頭,落在二、三裡頭,沒有回歸到一心,一心裡頭沒有二、三。一心裡面找無所有處是覓不可得,找有處不可得,找無所有處也不可得,那叫一心。一心有沒有相?一心現相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就是一心。我們現在自己的身相,跟我們生活六根所接觸外面境界相,一心所現的。雖現這些境界相,這些境界相無所有,有跟無所有是一不是二,不二法,你才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全都沒有了。所以悟就是一心,迷就是一念,他一念沒斷,超越這麼多境界,都是念頭在轉變。
最後講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好像有一點離二邊,有點中道的味道,他只是相似,不是真的。「非彼有識,及無所有」,這是有無二邊好像是離開了。「恬然住中,即厭邊依中」,前面講空有二邊,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了「超無所有處」,超越第三,「入非非想處」。不能說他有想,也不能說他無想,總而言之一句,他為什麼不能超越六道?他在無明裡頭,無明不破。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這個地方的起心動念非常微細,他曉不曉得?他自己不知道。無始無明就是一念不覺,誰能知道?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八地菩薩能看到一念不覺。能看到一念不覺,當然也就能看到一念覺,念念覺;一念不覺,念念不覺。就是凡聖的源頭、根源,佛說八地菩薩才看清楚,七地還不行。
四禪八定,在古印度高級的宗教都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他的定功能支持多久?佛在經上講八萬大劫。八萬大劫怎麼算法?佛說世界有成住壞空,這是真的,這都是科學家所研究的問題。世界有成住壞空,一個成住壞空叫一個大劫,八萬大劫,就譬如我們太陽系,太陽系成住壞空八萬次,你就曉得他的定功力量多大。所以世界成住壞空他已經看到八萬次了,他認為他已經成佛,他已經證得大般涅槃。沒有想到,到八萬次的時候他定功就失掉,失掉的時候馬上墮落。所以,定功是有時間性,這是世間禪定;超越六道輪迴,那個定功是永恆的,不會失掉的。這只是時間長短而已,非想非非想天是世間禪定功夫最深的,時間最長的。到他定功失掉的時候他懷疑,從前的聖人所講的話都是假的,都靠不住,我已經證得,看到世界成住壞空這麼多次,怎麼我還會墮落?我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習氣怎麼還會現行?所以,四禪八定是石頭壓草,伏住的。石頭拿掉之後,那根在,它又會生出來,這就是爬得高摔得重。
這是先把四禪天、四空天做簡單的一個介紹,然後我們才能講「聲聞心住八解脫」。八解脫也叫「八背捨」,背,我們要背棄世間法,要把世間的禪定捨掉再提升。再提升,《楞嚴經》上講的九次地定。不是八定嗎?更深的第九定,第九定超越六道了。第九定是真的,稱為正受,不叫捨受,他就得自在,『所有變現皆自在』。四禪八定也有這些功夫,但是不能像阿羅漢這麼樣自在,他也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tb2009 的頭像
    amtb2009

    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Quotient Health Remedy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