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
 
>>>大乘教裡面常講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實報土是例外,沒有講例外。實報土是什麼造成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十法界裡的佛法界,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要是沒有了,這個實報土也沒有了,剩下來的就回歸自性,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恆不變,在哲學裡面講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生能現精神跟物質。但是你要知道,它能現不是真的,所現的這些現象全是生滅,就是量子力學裡面發現的,全是極其微弱的光點,光子,光子的點它們的連續相。它不說相續,說連續好,為什麼它各個是獨立的。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它是連續的,這說得好。相續是一個東西,張張都一樣的,那行;它不是一樣的,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是相同的,無量劫以來找不到兩個相同的。這才把諸法實相揭露,現在人講揭祕,這個祕密被揭穿了,這是事實真相。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識變的,識是什麼識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就變善,念頭不善就變得不善。所以我們要是念念念貪瞋痴慢,那就不善,那是念的病毒,你肯定要生病。如果你念念當中是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念念當中是安定和平,那就完全是善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善是他沒有受過好的教育
 >>>
我看到科學家這些報告,《解讀末世預言》裡面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災難現前不怕,知道化解的方法,念頭一轉就化解了。但是要集體意識才能產生效果,集體意識我們叫全世界的人都回心向善,這個做不到。他不相信,他說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那怎麼辦我們就找這一批信宗教的迷信的人,我們這些迷信的人,我們斷惡修善,我們來改變,他們也沾光了。他們雖然沾光,他還是瞧不起我們,我們不要介意,不要放在心上。總而言之,救人、救自己是好事情,縱然受盡侮辱,這消我們的業障,有什麼不好!所以學大乘教的人,這麼多年來我常說,這個世間佛告訴我們,「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我續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在這個世間生活得多快樂、多幸福。我感覺到這個世間非常美好,沒有惡人,他作惡是一時糊塗迷失了自性,本性本善,我們相信他的本性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他那個不善是他沒有受過好的教育,他學壞了。現在這個社會學壞很容易,有很多老師在教你學壞,第一個老師就是電視,現在網路的老師比電視還厲害,它們在教你!你天天跟它學,你沒有一天不親近它,你能不學壞嗎不可能的事情。佛菩薩天天跟它學,我相信也會學壞。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善是他沒有受過好的教育
 >>>
我看到科學家這些報告,《解讀末世預言》裡面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災難現前不怕,知道化解的方法,念頭一轉就化解了。但是要集體意識才能產生效果,集體意識我們叫全世界的人都回心向善,這個做不到。他不相信,他說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那怎麼辦我們就找這一批信宗教的迷信的人,我們這些迷信的人,我們斷惡修善,我們來改變,他們也沾光了。他們雖然沾光,他還是瞧不起我們,我們不要介意,不要放在心上。總而言之,救人、救自己是好事情,縱然受盡侮辱,這消我們的業障,有什麼不好!所以學大乘教的人,這麼多年來我常說,這個世間佛告訴我們,「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我續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在這個世間生活得多快樂、多幸福。我感覺到這個世間非常美好,沒有惡人,他作惡是一時糊塗迷失了自性,本性本善,我們相信他的本性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他那個不善是他沒有受過好的教育,他學壞了。現在這個社會學壞很容易,有很多老師在教你學壞,第一個老師就是電視,現在網路的老師比電視還厲害,它們在教你!你天天跟它學,你沒有一天不親近它,你能不學壞嗎不可能的事情。佛菩薩天天跟它學,我相信也會學壞。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
 
>>>大乘教裡面常講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實報土是例外,沒有講例外。實報土是什麼造成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十法界裡的佛法界,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要是沒有了,這個實報土也沒有了,剩下來的就回歸自性,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恆不變,在哲學裡面講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生能現精神跟物質。但是你要知道,它能現不是真的,所現的這些現象全是生滅,就是量子力學裡面發現的,全是極其微弱的光點,光子,光子的點它們的連續相。它不說相續,說連續好,為什麼它各個是獨立的。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它是連續的,這說得好。相續是一個東西,張張都一樣的,那行;它不是一樣的,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是相同的,無量劫以來找不到兩個相同的。這才把諸法實相揭露,現在人講揭祕,這個祕密被揭穿了,這是事實真相。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識變的,識是什麼識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就變善,念頭不善就變得不善。所以我們要是念念念貪瞋痴慢,那就不善,那是念的病毒,你肯定要生病。如果你念念當中是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念念當中是安定和平,那就完全是善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的祕訣就是一門深入
 >>>我初學佛的時候,方老師就把《華嚴經》介紹給我,他說《華嚴》是佛經哲學概論,這部書編得太好,有圓滿的理論,他在理論上加上個圓滿,有周密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他說這種教科書在全世界找不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表演!把這個理論方法怎麼樣在日常生活當中能落實,做出來給你看,這部書編得太好了。我們讀了《華嚴》之後回想,朱熹編四書那個靈感決定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為什麼?它太像《華嚴經》。《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就是五十三參。你看看,聖人、賢人怎樣把《中庸》、《大學》的理論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跟《華嚴》一樣!那我們知道朱夫子當年在世跟佛法往來得非常密切,決定讀過《華嚴》。這我們有理由相信,編得這麼好!於是我們展開四書都會想到《華嚴經》。所以習性,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所表演的那個習性是善,純淨純善,與本性完全相應,所以生菩提智。那個性本善是根本智,習性的善是後得智,我們講權智,在佛法裡常講善巧方便,這個善巧方便是佛菩薩示現在世間表演的習性。所以近朱則赤,我們跟聖賢人在一起,二性都善。我們沒有法子親近到善知識,讀聖賢書就是親近善知識。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學位是正覺再把分別放下
  
>>> 所以在經教裡面我們看到,佛法是學術,不是宗教,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所謂的佛陀、菩薩、阿羅漢,實際上是佛法學位的名稱,就像現在學校一樣,最高的學位博士,碩士,學士,佛陀就是博士學位。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這個最高的學位每個人都可以拿到,他不是神,他不是上帝,它是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一個學位。拿到這個學位的標準是什麼放下,章嘉大師講的放下,看破放下。看破,你是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諸法實相,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三個都放下了就是佛。只放下一個,放下哪一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你就證阿羅漢,第一個學位拿到了。第一個學位是正覺你真的覺悟了,你沒有錯誤,正覺。再把分別放下,不但不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也不分別,分別心沒有了,你就證菩薩,升了一級。菩薩是什麼正等正覺。如果再向上提升,你能在一切法裡頭,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破無明,這叫放下根本煩惱,不起心不動念,那你證得最高的學位,佛陀,佛陀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三個學位名稱。章嘉大師教得好,我第一天問他,他就說出來了,就把這個傳給我,還叮嚀囑咐要去真幹。放下你就會看破,看破又幫助你放下。放下見思煩惱,就是執著,你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智慧開了,超越六道輪迴;再知道還要放下分別,阿羅漢還有分別,分別再放下,他就成菩薩;菩薩再放下起心動念,他就成佛。所以佛法的修學,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明白,修什麼放下就是!決定不能有煩惱習氣。這些東西,為什麼佛要叫你放下自性裡頭沒有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持戒就是祖宗留下來的
 >>>這個現象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給我們修學增長了很大的信心。我們今天就一定要什麼想到我這一生成就,如果遇不到真善知識,那這一生就完了。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覺得有希望,遇不到真正善知識還是能成就。怎麼樣諸佛菩薩、善知識的典籍留在世間,被集結在《大藏經》裡面,如果我們得到這些經典,就跟親近善知識沒有兩樣。能不能成就,就是你如不如法。也就是說,佛法講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能不能持戒這個持戒不是經典裡面講的戒,這個持戒就是祖宗留下來這些方法。方法裡面第一個,十善業道、三皈五戒,這是基礎,基礎如果疏忽了,用什麼樣的功這一輩子不能成就,下一輩子還不能成就。紮根太重要了!你不能夠疏忽。為什麼有人修行能成功,有人修行不成功基礎。像蓋房子一樣,有人蓋高樓蓋得很成功,地基打得穩固;有人蓋個茅舍都蓋不起來,為什麼在沙土上,沒有地基。所以這個根本重要!中國世世代代都有高人出現,是什麼原因過去紮根的教育做得很好,在中國很普遍。農村裡面,婦女不認識字,她受過教育,她懂得做人;母親不認識字,教出的小孩是聖人。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弟子規》做到!《弟子規》她不會念、她不認識字,可是她統統做到,從小學的、父母教的。父母不是言教,父母是身教,父母做到,小孩在旁邊看會了,幾千年世世代代就這麼傳下來。這個根紮得好,以後遇到、親近善知識他能成就;一生遇不到善知識,能夠識字,認真學習也能成就。這種人很多,《高僧傳》裡頭、《居士傳》裡頭、《善女人傳》裡面我們都看到。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怨天尤人怪佛菩薩不加持你
 >>>
下面清涼大師說,「文分二別,初十句別明,後一結說」,在前面十句裡面第一句是總,其他的九句是別。「總為說十住法,令信解諸菩薩修行,增長性習二性,生菩提智故」。這十句裡第一句是經文『為增長佛智故』,就是這一句。你看看,佛對於學生的愛護,希望你早一天成佛。佛以智慧、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你,你一定要相信「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為什麼你不成就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不知道佛的慈悲加持,你不知道,所以你常常退心。凡夫進得少退得多,這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造成的自己不知道,還怨天尤人,怪佛菩薩不加持你,怪佛菩薩不照顧你,那你就造罪業。佛菩薩明明加持你、照顧你,你冤枉他,這就錯了。確實在初學這種現象很多,所以初學的時候這個瓶頸很不容易突破,總是認為我已經很努力,我已經做得很多。不知道你做得是不少,可是你做錯的就更多。這是什麼業障,習氣、煩惱在作祟。真用功的人,功夫用在哪裡功夫用在放下煩惱習氣,這叫真功夫!你所修的菩薩道、所做的善行,這裡頭長智慧;長兩種智慧,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後得智就是善巧方便。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大類 叫苦樂憂喜捨五種受
 >>>所以舉佛願等,這後頭小註上有,我把它念下去:「舉佛願等,為得加故,所以加者,為說法故」,這非常重要,就是為說法。「若更進釋」,再進一步,它有四重,「四重」,第一個「諸佛願等,為入三昧故」。實在講,佛他老人家最大的一個願望,願望所有的佛弟子修學都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利益是三昧。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正受;受是感受、是受用。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我們凡夫的受都不是正受,凡夫的受是什麼五種,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五大類叫苦樂憂喜捨五種受。身有樂受、有苦受,心有憂受、有喜受,還有一種,當我們身沒有苦樂,心也沒有憂喜,這不錯,這叫捨。為什麼捨?它時間不久,它又會起苦樂憂喜。如果永遠沒有苦樂憂喜,都是捨受,那就是三昧,這叫正常。我們再講得清楚明白一點,就是你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就是三昧。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恭喜你,你成佛了。真的,這是諸佛教化一切眾生,希望大家都能夠證得的。真是一個好老師!普願大家個個成就。他沒有為自己想,念念為學生想。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