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J文件-菁華開示 (3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沒有動搖就無處不在

 我們在前面念到兩句話說得好,「迷唯一念,覺止一心」,你看這八個字講得多好。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不是講一個世界,「華藏世界品」裡面講的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哪來的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現了。雖現,不見得你見到;你會見到,不見得見到全部;那就是這個現相有隱有顯,顯的你見到,隱的你見不到。什麼時候隱顯都能見到?妄想分別沒有了,見到了。你還有起心動念,我們佛門講的八地菩薩,八地菩薩那個念頭還在動;不動,境界就沒有了,不動就是常寂光,他還在動。那個動是什麼?那個動是無明習氣,他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定功淺深不一樣,那個習氣振動的、波動的狀況也不一樣,定功愈深,這個波動愈微細,定力愈淺波動愈大,就是這麼個道理。這是我們得出來華藏世界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佛在那個世界、那個境界裡面,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現身說法。現的什麼身?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為什麼現這個身?因為那個地方那些當機者,就是聽經的大眾,也是這個身,福報大。因為他放下了執著,煩惱障斷了;放下了分別,所知障斷了,二障破掉,他見了法身,證得法身,只是習氣沒斷,這個習氣就是變成了實報莊嚴土。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布施的好事我只拿一塊
 
真正信佛的人,他在這一生當中有機會入佛慧,入佛慧就成佛。我們現在《華嚴》學了這麼多年,對這樁事情理解很清楚,沒有懷疑了,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要真心想學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我們讀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書,他老人家一生真的是大聲疾呼,勸導人要真幹,真幹就是真信,可不能幹假的。幹假的是做給別人看的,那是假的,真幹是提升自己的性德。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知道這樁事情要緊,為什麼做不到煩惱習氣障礙住了。煩惱習氣裡面實在講,孔老夫子說得很好,「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個煩惱是什麼【?驕傲、傲慢,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吝嗇、小氣,雖然也做了許多好事,還是吝嗇,為什麼?】你做的時候心不誠、心不敬,力沒有用到。譬如我有十塊錢,做布施的好事我只拿一塊這吝嗇。不像菩薩,菩薩布施是圓滿的,一絲毫不留的,菩薩能做到。世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一定懂得尊師重道
 
下面,「於眾中堪為主導故」。這句話要緊,你現在智慧開了,見性了,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怎麼樣你在大眾當中,這個大眾是十法界,在十法界裡面,堪是有能力,你有能力主導,帶領十法界的眾生回歸自性。他們迷了自性,你現在要為他做主,你現在要為他們做導師。這說明你應該以佛菩薩的身分教化眾生,明心見性之後就幹這個事情。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見性,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起座之後就開始教學,一直教到圓寂,教了四十九年,這就是於眾中堪為主導故,這我們要學習。世間,我們也可以說十法界,十法界四聖法界裡面政治組織沒有了,六凡有,天上有天王;四聖法界裡頭沒有聽說什麼王的,沒有,那是平等法界,不需要有人來管理、來統治的,沒有。那裡面,四聖法界以上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頭也沒有王。極樂世界沒有聽說哪個做國王,那裡頭只有老師,只有學生;老師是佛,學生是菩薩,程度低一點的是阿羅漢。華藏世界如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是老師、導師,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導師,這要懂!六道裡頭有。但是六道裡面無色界天沒有王,無色界天身體都沒有,它哪來什麼統治?沒有。所以無色界是靈界,我們講靈魂的世界,沒有物質。色界有王,色界四禪天的天頂摩醯首羅天王,這是色界以下最高的統治者,大梵天王是初禪天的王,所以他們都還有統治者。六道裡面,可以說無色界以上就沒有統治者。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磨鍊了你的心志」
 我們在這個世間受許許多多的折磨、苦難,這些境界對於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來講是好境界,為什麼?在境界裡頭磨鍊自己、成就自己。十二年前我離開台灣,我們的小道場「華藏視聽圖書館」,當初建立的時候產權是用館長私人的名義,她是非常護持,我們每個人對她都很放心,沒有一絲毫疑惑。她過世了,繼承權是她兒子,她兒子要收回這個財產,我們只好離開。當時有許多出家、在家的人不服,要爭這個財產,要上法庭打官司是可以爭到的,為什麼?這個道場是十方捐助的,是可以的,我制止了,我向每個人磕響頭,求他們把心靜下來,不可以這樣做法。為什麼佛教我們,「此法本無諍,諍則失道意」,學佛的人還爭?是的,你能夠爭得這一點財產,那時候財產也不過是台灣錢五千萬而已,道沒有了,佛法的形象破壞了,這還得了!這兩個一比,道重要,財物是小事,我們就捨掉,我們也歡歡喜喜的離開。使我們想到,佛法在中國遭三次大難,三武一宗滅佛,古大德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佛門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有沒有人來反抗沒有,為什麼沒有都能遵守、秉承佛陀的教誨,此法本無諍,諍則失道意,我們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下一念不動就悟了
 下面假設個問答,「問曰,何故不升四天王宮而超至帝釋宮」。舉例子,為什麼不用四天王宮來做比喻,而用忉利天?「答曰,為四天王在妙峰山半傍住」,妙峰山就是須彌山,須彌是梵文,意思是妙高的意思,所以用妙峰,用中國話可以,妙峰山。四天王住在半山,沒有住在山頂,帝釋就是中國人稱玉皇大帝,佛經上稱忉利天主,他住在須彌山頂,四天王在半山。「非是可表」,用他來表法不適合,為什麼?初發心的菩薩,就是初住菩薩,他這位次是在十法界的頂,所以用須彌山來表十法界,用山頂表超越十法界,那半當中,半當中是聲聞、緣覺,那不好表,所以用須彌山頂。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醉生夢死搞一輩子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把榮華富貴、把王位都捨棄掉,孔子還想了半天,釋迦牟尼佛完全了解,這個東西不重要,假的,不是真的,告訴我們不如學也。所以十九歲他就出去學,到處參學,學了十二年,學的什麼?全是世間法,我們現在所說的,世間法分為五大類,佛家常講五科,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大概就都包括了。這是世間人所羨慕的,連孔子也要學,孔子學了沒放下,所以那是世間聖人。釋迦牟尼高明,學了之後他放下,就像放下他的榮華富貴一樣,全放下。沒想到這一放下見性了,也就是像此地,達到初住菩薩的果位。這個示現非常重要,讓我們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什麼叫世間法,什麼叫出世間法,什麼叫佛法,這個定義我們才搞清楚。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不度無緣之人」
再看下面文,「於此經中發心之者」,前面講三乘,現在回過頭來講《華嚴經》,在《華嚴經》裡面發心的人不一樣,他是「從佛不動智而發菩提心」,這前面講過了。這個發,發有生起的意思,從佛不動智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是自性本具的,必須從不動智才能夠生得起來,你只要有動,菩提心就生不起來,不動,心到不動的時候它自然起來。我們要問,到什麼時候才能起來?我們從一般經教裡面所看到的,大概是到不分別,有一點像,為什麼?不執著了才是阿羅漢,阿羅漢還沒有菩提心,肯定再往上提升,提升到不分別。不分別了,有相似的菩提心,還不是真的。什麼時候是真的?他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菩薩,就是初發心。所以初發心,為什麼一切諸佛稱讚為什麼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力都跟諸佛相等這樁事我們要清楚,理要搞清楚,我們才能夠斷疑生信,信心才能生起。不要小看信心,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發菩提心,那就是初住菩薩,入了法身大士的行列。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寧動千江水

勿擾道人心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21 在我們世間給我們表演的
從起心動念,這就講的無明,無明上加個無始,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是假的,不是真的,有始有終是真的,沒有開始就沒有終了,就說明無明是假的,不是真的。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出來了,業相,業是什麼?業就是動,今天講波動,波動是業相。從波動裡面就產生能見相,能見相是今天我們講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從哪裡生的?從波動生的。物質現象呢?物質現象是從心、念頭變現出來的。這是阿賴耶識業相、轉相、境界相。見分就是轉相,轉變。境界相就是物質,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一現就全現出來,一時頓現,沒有先後。也沒有相續,不是相續的,我們看起來好像相續,所以我們在講席裡跟大家說,相似相續,不是真的相續,相似相續。加上相似,就好像此地無明上加個無始的意思是相同的,告訴你它不是真的。所以才說真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包括我們的身相,還包括你的精神。人死了不是有靈魂嗎?靈魂是什麼?靈魂是阿賴耶,靈魂還是個物質。我們講靈性,講得高一點,見分。境界相是相分。這是心跟物出現了,出現的時間同樣是短暫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20 但是聞法供養是性德的流露
***承接取段上下文*** 這個地方講得就更清楚,「曾入此殿聞法供養故」,這個聞法供養是依教奉行,才叫聞法供養。聞法是依教,我真聽懂、聽明白了;供養是我做到了,把佛陀的教誨樣樣做到,這叫真供養。所以,我們今天把《弟子規》做到,是供養諸佛,我們把《十善業道》做到,把《感應篇》做到,都是供養諸佛。「亦表見自心性」,見自心性我們沒有做到,但是聞法供養是性德的流露。那我們就知道了,聞法供養能引導我們見自心性,你說這個多重要。所以佛法重在行門,解雖然重要,是解幫助你行,解真正的目的是斷疑。我們的疑惑太多,信心不能生起,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真正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所以,沒有疑心,有堅定的信心,經教都不必要了。就像惠能大師一樣,一生沒有聽過經、沒有讀過經,連個字都不認識,他成佛了,他真的明心見性。從什麼地方能證明他是真的世尊所說的一切經,你念給他聽,他都能講給你聽,念的人還不懂,他一講你就懂。不但佛法,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樣他不通,為什麼?一切法都不離自性,只要見了自性,一切法自然通達。六祖開悟末後一句話重要,「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就解釋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19相信老和尚不是妄語 
  ***承接取段上下文*** 至於映蔽日月而成晝夜這句話,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間的晝夜不是什麼映蔽,是地球的自轉造成的。佛在當時為什麼不說出來?這是我們一個質疑的地方。我們可以能想像得到佛為什麼不說,這不是學佛人所求的,學佛人所求的是要超越六道,不但超越六道,要超越十法界,這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不足以為道。而且晝夜有沒有映蔽?沒有,如果你在禪定當中,在定中的境界,日月常明,沒有黑暗。這個事情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就看到,有一段記載老和尚走路也在定中,他沒有分別執著。譬如說,他五點鐘黃昏的時候,從寺廟回到他的小茅蓬,那段路也很長,天黑得也很早,離開時候回去是黃昏,雖然太陽下山,但是空中很明亮,就回去。走到半路上,碰到兩個出家人手上拿著燈籠,老和尚沒起心動念,結果他們兩個就問起來:老和尚,天這麼黑了,你怎麼燈都沒有一個?他一聽天黑了,天馬上黑下來。這是什麼?天黑是什麼原因?你分別執著,你沒有分別執著,天是明亮的。我們讀這段文字,相信老和尚不是妄語,不是欺騙我們,是真的事實。這是說晝夜不是真的,是假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3 「以方便三昧,寂然不動」
 
下面再說山,「山者,高勝義故」,所以要懂它的意思,高,殊勝,無比的殊勝。「像此十住,住佛所住法身妙智慧海故」,用這個來表佛的法身,用這個來表佛的妙慧。「是出世高勝義故」,世就是指十法界,十法界在大乘教裡面都叫凡夫,六道叫內凡,六道之內的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它是六道之外,十法界之內,沒出十法界。十住超越十法界,他不在十法界裡面,所以這叫出世高勝。「妙峰山者,不動義」,它還有個意思,須彌山「諸天所居,妙樂義,莊嚴義」,你看三十三天住在那裡,四王天住在當中,住在半山,山頂上是三十三天住的,這有妙樂、有莊嚴,有這個意思。「像此位菩薩」,這就彷彿好像十住菩薩,「以方便三昧,寂然不動」,這八個字非常重要。方便三昧是什麼?應化,他的活動空間大了,不是一個大千世界,他的活動空間是遍法界虛空界,跟妙覺果佛沒有兩樣。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2 念念不忘父母老師恩德 

最後一條「成軌儀故」,軌是規矩,儀是儀式。教學得有教學的規矩,有個教學的程序,這句經文列在此地就是教學的規矩、教學的程序,不能少的,這個程序不能省略的。這說明為什麼入定,入定有這六個意思在。「餘如玄說」,玄是玄義,其他的清涼大師在玄義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比這裡說得更詳細。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18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七一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871 ★請上網看全文★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1 一切眾生有沒有生死
 十法界依正莊嚴,彼此真的有和融的道理。這個和融的道理,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法為自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因為緣起不同,所以現相就不一樣。緣起有先後,緣起有次第,緣起有差別。我們再說得通俗一點,大家好懂,怎麼說緣起有差別?就是我們念頭有差別、想法有差別、看法有差別,這你就懂了。譬如講十法界的緣起,我們心平等,心怎麼平等心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什麼境界現前佛境界現前,一真法界現前。這個境界就是佛經上講的實報莊嚴土,不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阿彌陀佛、也不是毘盧遮那佛的,是你自己的。再跟你說,釋迦、彌陀、毘盧遮那都是你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你念彌陀,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現前。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是唯心淨土,你曉不曉得這個道理極樂世界是你自性變現的,不從外頭來的。現在我們是墮落在凡夫,我們的實報莊嚴土有沒有?有,沒現出來,就這麼個道理,不是沒有。什麼時候現出來?緣成熟就現出來。什麼緣?你離分別執著,沒有離妄想。離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這一句阿彌陀佛那是緣,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現前。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16適合人的根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八六五卷)2007/11/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請上網看全文★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15你一輪迴又要無量劫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功夫成片決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我們淨宗常講「打成一片」,功夫打成一片就是這麼個境界,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雖然話這麼說,還是要把世緣放下,這是我常常講的,名聞利養要放下、是非人我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弘一大師五欲六塵放下,所以他生活才那麼自在、那麼瀟灑,一點執著都沒有;貪瞋痴慢要放下。這十六個字是我們念佛人最嚴重的障礙,只要把這個去掉,我們念佛功夫,不說很高,功夫成片決定做得到。功夫成片也有上中下三品,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叫了生死,你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去得成,想在這個世界上再多住幾年不礙事。世界上多住幾年不是留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世間你去不成,為什麼?你沒有放下。不是留戀,那什麼理由住在這個世間?有人聽你的,你還可以教他,所謂佛度有緣人。有緣,有人喜歡聽你的,你教他,他聽,那你就不能走,你總要多帶幾個人去;沒有緣趕快去。沒有緣什麼?沒人喜歡聽你的,你講別人不聽,那就趕快去,自在!所以這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不是難事,不必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太高了,那不容易做到。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末後這一段說,「所以唯約覺樹會者」。這個覺樹就是菩提樹。第一會佛在哪裡講?在菩提場,就在菩提樹下。那我們知道,《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初成佛道,他在菩提樹下打坐,定中所講的。聽眾能入佛的定中,那也不是普通人,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不能到別人定中。他定中所現的境界你能夠看到,你能夠去赴會,參與這個法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此地講的是唯約覺樹會者,約,我們現在的白話「就」,只就菩提樹下這一會來說。為什麼?「此為本故,得佛處故」。他在這成佛的。這部《華嚴經》就在菩提樹下,他講升忉利天,現在三會升忉利天,菩提樹底下這一會在,忉利天宮那一會也在,同時現前。主伴都一樣,你在菩提樹下看到這一會是這樣的,忉利天宮看的時候也是這樣。就好像我們現在電視一樣,菩提樹下是現場,忉利天宮好像那邊在接收,那個地方大屏幕在接收,完全相同。第四會在夜摩天,第五會在兜率天,第六會在化樂天,第七會在他化自在天。釋迦牟尼佛,我們在菩提樹下看,他還在那裡,就像電視傳播一樣,每個地方都現這種現象,跟菩提樹下無二無別。所以我們舉這個科學家最新的發現,全息照片,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體會比較容易懂得,並沒有離開菩提樹。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動搖就無處不在

 我們在前面念到兩句話說得好,「迷唯一念,覺止一心」,你看這八個字講得多好。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不是講一個世界,「華藏世界品」裡面講的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哪來的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現了。雖現,不見得你見到;你會見到,不見得見到全部;那就是這個現相有隱有顯,顯的你見到,隱的你見不到。什麼時候隱顯都能見到?妄想分別沒有了,見到了。你還有起心動念,我們佛門講的八地菩薩,八地菩薩那個念頭還在動;不動,境界就沒有了,不動就是常寂光,他還在動。那個動是什麼?那個動是無明習氣,他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定功淺深不一樣,那個習氣振動的、波動的狀況也不一樣,定功愈深,這個波動愈微細,定力愈淺波動愈大,就是這麼個道理。這是我們得出來華藏世界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佛在那個世界、那個境界裡面,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現身說法。現的什麼身?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為什麼現這個身?因為那個地方那些當機者,就是聽經的大眾,也是這個身,福報大。因為他放下了執著,煩惱障斷了;放下了分別,所知障斷了,二障破掉,他見了法身,證得法身,只是習氣沒斷,這個習氣就是變成了實報莊嚴土。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j0030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末後這一段說,「所以唯約覺樹會者」。這個覺樹就是菩提樹。第一會佛在哪裡講?在菩提場,就在菩提樹下。那我們知道,《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初成佛道,他在菩提樹下打坐,定中所講的。聽眾能入佛的定中,那也不是普通人,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不能到別人定中。他定中所現的境界你能夠看到,你能夠去赴會,參與這個法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此地講的是唯約覺樹會者,約,我們現在的白話「就」,只就菩提樹下這一會來說。為什麼?「此為本故,得佛處故」。他在這成佛的。這部《華嚴經》就在菩提樹下,他講升忉利天,現在三會升忉利天,菩提樹底下這一會在,忉利天宮那一會也在,同時現前。主伴都一樣,你在菩提樹下看到這一會是這樣的,忉利天宮看的時候也是這樣。就好像我們現在電視一樣,菩提樹下是現場,忉利天宮好像那邊在接收,那個地方大屏幕在接收,完全相同。第四會在夜摩天,第五會在兜率天,第六會在化樂天,第七會在他化自在天。釋迦牟尼佛,我們在菩提樹下看,他還在那裡,就像電視傳播一樣,每個地方都現這種現象,跟菩提樹下無二無別。所以我們舉這個科學家最新的發現,全息照片,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體會比較容易懂得,並沒有離開菩提樹。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