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要是真遇到
***承接取段上下文*** 《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最後講天魔,那個地方講的天魔就是講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講這兩種。菩薩成道的時候,魔來障礙,魔來害他,佛以定力沒有受到干擾,定慧能化解。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那個魔就是摩醯首羅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干擾不了你,沒有辦法障礙你,【他回過頭來就給你當護法,確實他也護持你】。可是後世這些子孫,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如果不如法,魔就加持你,叫你破壞佛法。*『你真正修行,他護持你,你不修行,他叫你破壞佛法,換句話說,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這是魔,我們需要認識他,需要了解他』。*
目前分類:L文件-因果科學 (172)
- Jul 07 Tue 2009 15:38
善知識要是真遇到
- Jul 07 Tue 2009 15:38
善知識要是真遇到
dol0016 善知識要是真遇到
***承接取段上下文*** 《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最後講天魔,那個地方講的天魔就是講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講這兩種。菩薩成道的時候,魔來障礙,魔來害他,佛以定力沒有受到干擾,定慧能化解。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那個魔就是摩醯首羅跟自在天王,自在天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王。他干擾不了你,沒有辦法障礙你,【他回過頭來就給你當護法,確實他也護持你】。可是後世這些子孫,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如果不如法,魔就加持你,叫你破壞佛法。*『你真正修行,他護持你,你不修行,他叫你破壞佛法,換句話說,他要把你送到地獄去。這是魔,我們需要認識他,需要了解他』。*
- Jul 07 Tue 2009 15:28
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眾生
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眾生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不能頓悟,像釋迦、能大師我們做不到,那怎麼樣?佛教我們漸悟,漸悟就是慢慢的放,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這就對了。真正這樣幹法,有人幹個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十年、二十年開悟了,有人三十年、四十年開悟了,悟了就成佛。像這種方法開悟的人在中國太多了,《五燈會元》裡面所講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除這部書記載之外,宗門、教下我們概略的估計,中國在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兩千年來,真正學佛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至少也有一萬人。念佛往生的人不計其數,【生到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宗門、教下開悟真的不簡單,宗門要修禪定,教下要修止觀,唯識法相要修五重唯識定,都不是容易事情。*唯獨淨宗方便、快速、穩當,成就特高,希望同學們不要放過,那你真的是有福報,大福報。】
- Jul 07 Tue 2009 15:28
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眾生
dol0015 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眾生
***承接取段上下文*** 不能頓悟,像釋迦、能大師我們做不到,那怎麼樣?佛教我們漸悟,漸悟就是慢慢的放,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這就對了。真正這樣幹法,有人幹個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十年、二十年開悟了,有人三十年、四十年開悟了,悟了就成佛。像這種方法開悟的人在中國太多了,《五燈會元》裡面所講的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除這部書記載之外,宗門、教下我們概略的估計,中國在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兩千年來,真正學佛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至少也有一萬人。念佛往生的人不計其數,【生到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宗門、教下開悟真的不簡單,宗門要修禪定,教下要修止觀,唯識法相要修五重唯識定,都不是容易事情。*唯獨淨宗方便、快速、穩當,成就特高,希望同學們不要放過,那你真的是有福報,大福報。】
- Jul 07 Tue 2009 15:19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承接取段上下文*** 摩醯首羅天王亦復如是,他也障道,摩醯首羅比他高,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就是他管,要用現在講他管多少個星系?他所統轄的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在地球上,還沒有看到有統治全球的王,統治全球才一顆星。你看他化自在天他統治的是銀河系,摩醯首羅統治的是十億個銀河系。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出六道輪迴,福報再大,壽命再長,他有命終的一天,他失去他的地位、他的權力,他所有的一切他會失去。他死了,一切都失掉,又要去搞六道輪迴,很辛苦。
- Jul 07 Tue 2009 15:19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dol0014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承接取段上下文*** 摩醯首羅天王亦復如是,他也障道,摩醯首羅比他高,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就是他管,要用現在講他管多少個星系?他所統轄的是十億個銀河系。我們今天在地球上,還沒有看到有統治全球的王,統治全球才一顆星。你看他化自在天他統治的是銀河系,摩醯首羅統治的是十億個銀河系。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出六道輪迴,福報再大,壽命再長,他有命終的一天,他失去他的地位、他的權力,他所有的一切他會失去。他死了,一切都失掉,又要去搞六道輪迴,很辛苦。
- Jul 07 Tue 2009 15:12
這個人相貌長得好
dol0013 這個人相貌長得好
***承接取段上下文*** 佛給我們講人中果報,佛經有首偈叫「十來偈」,我們聽了之後應該要有警覺,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待人接物。十來偈第一個,【端正,這個人相貌長得好,端莊,端正莊嚴,從忍辱中來。一定能忍、能包容,他才有這個果報】。第二個說貧窮,貧窮是從慳貪中來。他貪心很重,貪而無厭,自己有的不肯施捨,不肯布施,吝嗇,果報是貧窮。地位很高的人,高位者從禮拜中來。待人有禮,自己懂得謙卑,自己謙卑,對人有禮,這個果報是高顯。下賤,貧賤,賤是沒有地位,是從驕慢中來,驕傲、傲慢。瘖啞是從誹謗中來。盲聾是從不信中來,不相信聖人的教誨,不相信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不相信。【長壽是從慈悲中來。短命是從殺生中來】。諸根不具是從破戒中來。六根具足是從持戒中來。佛這段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每一句後頭都有個來字,叫十來偈。我們只要稍微細心留意都能看得見,果報在哪裡?在眼前、在身邊。然後再自己回光返照,想想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起什麼心,動什麼念頭,做的是什麼,就知道來生果報是什麼,不要問人,自己比什麼人都清楚。
- Jul 07 Tue 2009 15:03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Jun 27 Sat 2009 13:48
欲不可從
欲不可從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欲要逐漸放下,儒家雖然沒有講斷,他講寡欲。《禮記.曲禮》一打開,「欲不可從」,這就是說必須有節制,才不會出問題;要是沒有節制的話,就會有亂子發生,有弊病發生。欲界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財色名食睡都淡薄,愈上去愈淡薄】,到第六層天就很淡薄。【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已經沒有欲望】,對五種欲似乎都放下了,其實那是形式。他靠什麼放下?也靠定功。欲界天從第三層天夜摩天就要修定了,完全憑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所以你看佛法裡面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幫助一些眾生超度,也沒有任何形式,超度最高的都是超度到忉利天)。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是到忉利天。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他同學做龍王,壽命到了,做龍王的時候一生造了不少惡業,會墮地獄,他去超度他,也是超度到忉利天。所以要曉得,忉利天以上要靠自己,自己沒有功夫不行,去不了。要什麼功夫?修定。欲界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同,定能伏煩惱,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很想把煩惱伏住,伏不住,為什麼?沒定功,有定功自然就能伏住,就這麼個道理。完全伏住那就到色界天去了,還差一點那還在欲界,總要明瞭,我們才知道自己怎樣幫助自己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放下!你放得愈多,你就升得愈高;你放得愈少,你升得就緩慢;你不肯放下,還要嚴重的執著,那就往下墜落。極其嚴重的執著就是地獄,餓鬼比地獄輕一點,畜生就更輕一點,比畜生還輕一點的,就到人道來了。所以功夫都在放下。
- Jun 27 Sat 2009 13:48
欲不可從
dol0011 欲不可從
***承接取段上下文*** 所以,欲要逐漸放下,儒家雖然沒有講斷,他講寡欲。《禮記.曲禮》一打開,「欲不可從」,這就是說必須有節制,才不會出問題;要是沒有節制的話,就會有亂子發生,有弊病發生。欲界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財色名食睡都淡薄,愈上去愈淡薄】,到第六層天就很淡薄。【在我們看到他們就已經沒有欲望】,對五種欲似乎都放下了,其實那是形式。他靠什麼放下?也靠定功。欲界天從第三層天夜摩天就要修定了,完全憑十善,只能到忉利天。(所以你看佛法裡面真正得道的這些高僧,幫助一些眾生超度,也沒有任何形式,超度最高的都是超度到忉利天)。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是到忉利天。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學,他同學做龍王,壽命到了,做龍王的時候一生造了不少惡業,會墮地獄,他去超度他,也是超度到忉利天。所以要曉得,忉利天以上要靠自己,自己沒有功夫不行,去不了。要什麼功夫?修定。欲界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同,定能伏煩惱,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很想把煩惱伏住,伏不住,為什麼?沒定功,有定功自然就能伏住,就這麼個道理。完全伏住那就到色界天去了,還差一點那還在欲界,總要明瞭,我們才知道自己怎樣幫助自己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談的,放下!你放得愈多,你就升得愈高;你放得愈少,你升得就緩慢;你不肯放下,還要嚴重的執著,那就往下墜落。極其嚴重的執著就是地獄,餓鬼比地獄輕一點,畜生就更輕一點,比畜生還輕一點的,就到人道來了。所以功夫都在放下。
- Jun 21 Sun 2009 09:36
你自己自性變現的
dol0009 你自己自性變現
蕅益大師他老人家在《靈峰宗論》裡面,《宗論》是他的小品,就是平常講開示,短短的一段一段的,講得很好。他說「境緣無好醜」,境是境界,我們講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境緣沒有好醜,平等,就是本淨。「好醜在於心」,我們的心清淨,外面境界沒有一樣不清淨;心不清淨,外頭境界沒有一樣是清淨,道理在此地。這也是跟夏威夷土著所講的一樣,【問題不在外面,問題在自己,自己解決了】,外面全解決,跟佛法的道理完全相同。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壞人、一個惡人,你一定要想通,他本性本善,他本來是佛,他哪有惡?我看到他很惡,是我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即使他真的惡,還是我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我沒有學得好,他變成這個樣子。這個道理好像很難通,怎麼他學不好,與我有什麼關係?真有關係。佛法這樣說,聖賢也這個說法,難得夏威夷土著給我們做了證明,真的,把自己修好,對方毛病就沒有了。對方毛病還沒有好,證明什麼 ?我們自己對自己修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