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眼睛張開接觸的對象
 >>>今天我們繼續再看第三,第三「知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我們看這個十條,句句都是講宇宙人生一切法的真相。這裡頭有個簡單的解釋,「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眾生所緣諸法唯是一實相理,皆如金剛,不可破壞,是名知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我們讀了這十條之後,就曉得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跟我們哪些不一樣完全清楚。所緣這個境界就太多、太複雜,我們眼睛張開接觸的對象,眼是能緣,外面境界是所緣,眼看一切色相,耳聽一切音聲,一切音聲是耳所緣,耳是能緣,鼻聞香、舌嘗味、身接觸,念頭的分別執著,這是六根能緣。六個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境界是所緣,非常複雜!在佛法教學裡面,再複雜的東西把它歸納,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這就好講。物質環境裡頭兩大類,一個是你喜歡的,一個是討厭的。喜歡的叫順境,這是境界,外面境界,喜歡叫順境,討厭的叫逆境,總不外乎這兩大類。人事環境裡面也是兩大類,我喜歡的人叫善緣,我討厭的人、不喜歡的人叫惡緣。緣是人事環境,境是物質環境,物質環境裡面有順有逆,人事環境裡面有善有惡,喜歡的是善緣,不喜歡的是惡緣。你看佛跟菩薩講的,一切所緣唯是一相智明,這是講菩薩以善巧智明。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要記住,這個善是純善純淨,裡頭不但沒有善惡,連染淨都沒有。巧是巧妙,巧妙是它起作用的時候,起作用它不染這就妙,所以他用的全是智慧明瞭。我們凡夫不善,不善是什麼我們從起心動念,這個念頭裡面有真、有妄、有邪、有正、有清淨、有污穢、有善、有惡,很複雜!不像一真法界裡面的人,十法界裡面有這些現象,愈往上面去這個現象愈淡薄,他不是沒有,愈淡薄,離開十法界才沒有,那才是真正的善巧智明。他能入十法界,他要不入十法界他就不能幫助眾生,他能入四聖法界,他也能入六凡法界,他也能入餓鬼法界、也能入地獄法界,無論在哪個法界裡頭他決定不染污。他是智慧的,他不生煩惱,他沒有世人這些苦難,這就是巧。為什麼他能做到他看破,了知就是看破,他明瞭、他知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電視的屏幕一樣它不染。
 >>>
這就是《還源觀》裡面講的,四德裡頭頭一條,「隨緣妙用」。你看這個屏幕是不是妙用?一絲毫不染著,不障礙萬象發揮;萬象雖然發揮,它還是絲毫不染污,妙用!我們要記住,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常說的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佛應化在這個世間,就像這個屏幕一樣,那麼妙,他不染。我們現在呢我們現在很糟糕,雖有,不知道,我們現在這個心就好像照相機一樣。現在照相機進步,用數碼,從前用軟片,用軟片做比喻好,容易比喻。尤其是古老的相機,現在人沒見過,我們講他不懂,最早的相機不是用膠片,是用玻璃板,那個底片是玻璃片,我最早的時候用過那個。你照一張,這一張底片就抽出來要拿去沖洗,如果你是再照一張它就落兩個影子,照三張就落三個影子,照多了這個底片是一塌糊塗。我們現在凡夫用心,就像老照相機那個硬片,不是軟片,心裡面落的印象落得非常複雜,非常雜、非常亂,理都理不清,我們這很糟糕,變成這樣的,沒有辦法像諸佛菩薩。諸佛菩薩再多的印象他絲毫不染著,就像電視的屏幕一樣,它不染。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到極處滅是滅一切現象
 >>>既然講到智慧境界,我們特別把《華嚴經》裡面十種智明提出來,我們在一起學習。十種智明,前面兩段我們學過,今天我們簡單重複一下,第一個「知眾生業報智明」,這句話智是智慧,明是明瞭,這個智慧明瞭是講六道的眾生。六道眾生到底怎麼回事情,為什麼會有六道,為什麼眾生會造業,為什麼會受這些果報,六道裡面有染污,它是染污的,它不是清淨的。所以它裡面有善、有惡,善感三善道,惡就感受三惡道。一切通達明瞭,沒有一點障礙,這樣的智明,智慧明瞭才能幫助六道眾生離苦得樂,才能幫助六道眾生破迷開悟。你要不知道,你怎麼幫助他所以這是第一條的大意,對於六道是通達明瞭,沒有障礙。這是從現象上講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理永恆不變超越時間空間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三卷)  2009/01/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3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露水用閃電做比喻也說得不少
 再看第二段,「知一切境界寂滅智明: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達世間一切境界清淨寂滅,無諸雜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滅智明」。這一條所說的看破不是凡夫,他也說得很清楚是菩薩,不是凡夫。菩薩有這個能力看破世間,前面第一個是看破世間眾生相,看的是事相,這一段看的是什麼是理體,事之理,相之性,是清淨寂滅,沒有雜染,為什麼《金剛經》在大乘佛法裡面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它給我們說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存在的時間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這樣看法就對了。佛在當年講經說法,就一般社會大眾能夠理解的做比喻,用夢幻泡影做比喻用得最多,用露水、用閃電做比喻也說得不少。閃電的時間短暫,比喻念頭所現的相。露水是比喻相續相,我們人在這個世間住世幾十年,確實像露水一樣,這要知道,幾十年時間一彈指就過去了。一念就像閃電一樣,存不存在?不存在,這個你會覺悟,念念相續你就迷了,你就不知道念念都不存在。我們在大乘教裡面看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我們就完全明白了,明瞭事實真相全是假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也都發出信息災難很多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苦,譬如現在金融風暴,大家在經濟上感受到苦難來了,苦從哪來的也有同學告訴我,世界上有幾個所謂鉅富,擁有億萬財富的人,這個金融風暴來了,他受不了,自殺了,聽說有好多個自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不是普通人能夠相比的,他為什麼要自殺原因在哪裡科學家告訴我們,甚至於聯合國也都發出信息,世界上這些災難聽說還很多,金融危機接著聽說有糧食危機、有能源危機,地球溫度不斷的上升會造成許多的危機。南北極跟一些高山上的積雪,估計十年到三十年之內統統溶化掉,高山積雪是許多大的河流的源頭,這些河水估計養活二十億人,如果這個水源斷絕,這些河都枯乾,這二十億人怎麼生活?佔世界上人口三分之一。這個問題經過聯合國跟科學家提出報告,都是有數據證明,如果得不到環境的改善,這個事情麻煩就大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健康還自己下田去種五穀雜糧
 >>>
在近代的科學才發現人的念頭力量太大了,念頭確實主宰一切,對一個人身體健康關係太大了!我們在國內、在國外,在農村裡面看到很多老人八十多歲、九十多歲,甚至於一百多歲,他還在工作。我在澳洲住在昆士蘭,我們附近有個小鎮是在鄉下,我去過二、三次,那裡面的老人八十歲以上,一百多歲的還有好多個,他們還自己開車,還自己下田去種五穀雜糧,很健康,生活相當貧苦,他哪有好東西吃!沒有。這些農夫確實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他的生活很規律、很正常,可以說除了種植以外,沒有值得憂慮操心的事情,我想這應該是他長壽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學佛最明顯的也就是這一點,我們得到這個受用,我們知事少了,對社會世間的事情與自己不相關的,我們放下。所以現在像社會大眾傳媒,電視我們不看,幾十年沒看過電視,電影、戲劇、廣播、報紙、雜誌統統拒絕了,知事少時煩惱少,認識人多了就是非多。我們講經利用網路、電視,所以認識我的人很多,我不認識他們。很多同學你們都知道,我不接電話,我沒有電話,給諸位說,現在那些手機功能很多,我都不會用。我也不看信件,所以大家也不要寫信給我,我都不看。如果有問題,你們可以把問題提出來交給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我們每個星期五來解答。生活愈簡單愈好,愈清淨愈好,這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所以該放下的一定要放下。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裡面教我們斷淫欲救自己
 >>>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一切惡裡面最嚴重的兩條,一個是財,一個是色,最嚴重的兩條。這兩條你能夠放下,其他的就容易了,不難,這兩條最難。所以佛的戒律,根本戒裡面對這兩條就非常重視,布施斷貪欲,教我們要放下;根本戒裡面教我們斷淫欲,這是救自己,這裡面的道理,中國《黃帝內經》講得最清楚,毀滅自己的身心、智慧,為什麼要斷,理由說得清楚。不殺生是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你的冤親債主從哪來的多半從殺生來的,這不能不曉得,所以我們要改邪歸正,要回頭是岸。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那你就要守住不殺生、不偷盜,不跟眾生結冤仇。偷盜是什麼佔別人的便宜,我們還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這個念頭叫盜心,雖然沒有行為,你有這個念頭,在大乘戒裡面你就犯戒了。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小乘戒裡面你沒有犯戒,你有佔人便宜的念頭,但是你沒做這個事情,不犯戒;可是大乘不行,大乘有這個念頭就犯戒,所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容易,這不能不知道。淫欲是害自己,當然有時候也牽涉到其他的,也會害人,最重要的是害自己。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是母親嬰兒自己也很苦
 >>>下面說十種,第一種,「知眾生業報智明:謂菩薩以善巧智明,了達一切眾生造諸惡業而受苦報,是名知眾生業報智明」。佛說這些事情,實在講,在一切大小乘經論裡講得太多了。眾生為什麼受這麼多苦?我們細心去觀察這個世界,哪個眾生他享樂不受苦?大概一個都找不到,所以佛說三界統苦。歸納起來說,這個世間一切眾生有八苦,就是八大類的苦,前面四種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避免的,生老病死誰能夠避免!生很苦,父母很苦,特別是母親,嬰兒自己也很苦,佛在經典上的形容如同親歷其境,我們讀了之後不能不佩服。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的?我們自己生的苦都忘得一乾二淨,他怎麼還那麼清楚,他都能說得出來?坐胎時候受的苦,把這個胎比喻作監獄、地獄,叫胎獄,十個月坐胎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地獄裡我們曉得所謂是度日如年,我們人間看起來他是坐胎十個月,他自己感受的時間太長了,這是生苦。生之後免不了慢慢的會衰老、會生病、會死亡。死亡苦,你靈魂脫離身體那時候離開的那種痛苦,佛在經上形容猶如生龜脫殼,像活的烏龜,你把牠的殼拔下來,人靈魂離開身體就像那樣的痛苦。經過這麼大的痛苦,所以許多事情就忘記了,記憶失掉了。這種情形我們能夠理解,有很多聰明的兒童生一場大病之後,他的聰明、記憶能力大幅度的衰退,這種情形我們常常看到。當然這多半還是生理上的障礙影響到心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受磨鍊不拒絕順境來不拒絕
 >>>這個隨緣不是自己「我要想現」,不是的,眾生,眾生他想什麼,示現跟他想的是一樣的,這叫隨緣,不是攀緣。我剛才講,連五十三參都是隨緣,善友是老師介紹的。現身,無論現什麼身,決定是給眾生做好樣子,「威儀有則」,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不是給他做壞樣子,給他做好樣子。「柔和質直」,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社會,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看眾生的現相都粗暴無禮,讓人接觸到感到很不舒服,那菩薩所做的是什麼?柔和,處處表現和顏悅色,化解粗暴;現在人心虛偽,質直就是至誠,菩薩示現的是真誠心。末後一句「代眾生苦」,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代眾生受苦,做出典型給大家看。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