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文件-醫療家庭 (124)
- Dec 11 Sat 2010 16:44
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 Dec 11 Sat 2010 16:06
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 Jun 16 Wed 2010 11:23
以前兒女不知道孝順父母
以前兒女不知道孝順父母
>>>中國大陸最近辦了幾次傳統文化的學習,企業家的論壇,這個光碟我們得到幾份,青島有兩份、唐山有一份、保定有一份。我看了之後非常驚訝,我說這是中國護國息災大法會。真的,他們覺悟了,他們醒過來了,他們又把老人找回來了。以前兒女不知道孝順父母,跟父母不住在一起,分開住,一年難得去看個一、二次。現在怎麼樣?把老人找回來一起住,一家和睦,歡喜快樂,感到這是人生的幸福。能把老人找回來,不容易!這在全世界還沒有,中國帶頭,帶給社會安定,帶給世界和平,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上個世紀中,英國湯恩比就曾經說過,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現在中國大陸漸漸覺悟,這是好事情!這是值得我們慶幸的大事。
- Jun 16 Wed 2010 11:06
吝財的人自己有財富不肯布施
吝財的人自己有財富不肯布施
>>>普賢菩薩十願的第二條教我們「稱讚如來」,這個如來是性德。什麼是性德?仁義禮智信是性德,孝悌忠信是性德,禮義廉恥是性德,仁愛和平是性德。菩薩教導我們,凡是合於性德的讚歎,不合於性德的不讚歎就是了。你看他對於讚歎跟禮敬不一樣,禮敬是一點分別都沒有,讚歎有分別。你說的話是好話,做的事是好事,讚歎你;你說話、做事是違背德行的,不讚歎,不說,不把它放在心上,也不把它放在口上。我們中國古人常教人叫隱惡揚善,別人的不是不提,別人的好事我們來宣揚讚歎,讓整個社會形成一個風氣,大家喜歡善,不喜歡惡,用意深!不在自己,不在自己一家,在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我們自己對於家庭、社會、族群、世界,念念要有責任感,我不能不負責任,不能把社會引導負面,那我們就有罪。念念當中我們起心動念都想到,我這個念頭、這句話、這個行為,對整個世界安全有沒有負面作用?如果有負面作用那就不可以做,這個念頭不能起,這話不能說,這個事也不能幹,這就對了。
- Jun 15 Tue 2010 16:23
小小的禮節都被我們疏忽
小小的禮節都被我們疏忽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四一卷) 2009/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41
- Jun 01 Tue 2010 15:37
就是取中庸在日用平常當中是禮
就是取中庸在日用平常當中是禮
- Jun 01 Tue 2010 15:35
幫助染污變成清淨的境界
幫助染污變成清淨的境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四卷) 2009/1/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4
- Jun 01 Tue 2010 15:12
幫助染污變成清淨的境界
幫助染污變成清淨的境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三四卷) 2009/1/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2034
- May 26 Wed 2010 14:00
最好的朋友批評得有分寸智慧
最好的朋友批評得有分寸智慧
>>>可是稱讚,稱讚就有差別,他的人是心善、行為善,稱讚他;他心行不善,不善有恭敬,沒有稱讚。就是絕對不批評,再壞的人你不要批評他,這裡頭意思很深,當然最重要的,成就自己入不二法門。所以菩薩示現作惡,讓你什麼?讓你真正契入善惡不二,染淨不二,真妄不二,是非不二,叫你入這個,這是一真法界,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磨鍊。凡夫沒有法子,總是要批評人,這就是很大的障礙,你不容易成就。供養,平等的,不管是善人、惡人都要很恭敬的供養,很恭敬的,有禮貌,禮敬。你看看只有讚歎,讚歎什麼?因為你會影響社會大眾,所以不許可批評負面的,只可以讚歎正面的,這個好!如果大家都讚歎正面的,都不提負面的,這個社會多和諧。我們今天看這社會動亂,動亂真正的因在哪裡?就是互相批評,這社會亂!自己造成的。所以佛門裡只有讚歎,沒有批評,中國古人教誨也是如此,不可以說人的過失,要學著包容,要學有度量。
- May 26 Wed 2010 13:50
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
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
- May 26 Wed 2010 13:29
最好的朋友批評得有分寸智慧
最好的朋友批評得有分寸智慧
- May 26 Wed 2010 13:20
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
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
- May 18 Tue 2010 13:14
聞得著有香味你舌頭能嘗得到
聞得著有香味你舌頭能嘗得到
>>>「一切眾生所緣諸法唯是一實相理」,實相是什麼?實相無相。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無論是順境、是逆境,是善緣、是逆緣,都是一實相理,這不好懂。所以對初學人來講非常困難,對老同修講,你們一直聽《華嚴》比較容易,你會有這個概念,印象雖然不深,但是聽過不少次,你就曉得現象怎麼發生的,這個現象怎麼回事情。現象分兩大類,一種是物質現象,一種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色聲香味這都是物質現象,它有色你看得見,它有聲音你聽得見,它有香味,有香你聞得著,有味你舌頭能嘗得到,當然你手可以能摸得到,這是物質現象。但物質現象像音聲你摸不到,你耳能接觸到,你摸不到它,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它有見聞覺知。佛告訴我們,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是分不開的,物質裡頭就有精神,精神它就有物質,它決定離不開的。這樁事情,近代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證明,水是物質,它不是生物,像動物、植物是生物,水它不是生物,是礦物,但是經過實驗真的證明它有見聞覺知。他做了十幾年這個實驗,從實驗當中證明到水它有看的能力,它能看。我們寫字貼在水瓶裡面,他用小玻璃管,裡面盛的水,你寫個「愛」字貼著它,寫個「惡、討厭」貼著,經過冷凍的處理,放在冰箱攝氏零下五度它結冰,變成雪花,你就看它那個雪花的圖案。凡是正面的,「我喜歡你、我愛你」,那個圖案都很美;「我討厭你、我恨你、不喜歡你」,那個圖案就很醜陋,十幾萬次的實驗一點都不差。所以他告訴我,「水會看,不管寫哪個國家的文字都一樣,它都懂。」水還會聽,給它聽古典的音樂,那個圖案很美;給它聽現在西洋的搖滾樂,圖案就很難看。它會看,我們人的意念,我們好的念頭對它,它感應到,不善的念頭對它,它也感應到,所以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屬於精神現象。佛法講,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有精神現象。
- May 11 Tue 2010 09:15
與倫理道德相背的這些相不看
與倫理道德相背的這些相不看
>>>佛經裡面有很多種講法,有二種性、有五種性、有六種性。二種講法,《地持經》裡頭有說,這二種第一種叫「性種性」。性是本性,「謂自無始以來,法爾」,法爾就是自然,自然「六處殊勝,而未種解脫分之善也」。譬如我們人,人有六根,眼根的根性是見,耳根的根性是聽,鼻根的根性是嗅,六根的根性叫六處,六處殊勝。這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自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未種解脫分之善也」,這個意思是說,這是本性,自然是這樣的,與善惡沒有關係。確實我們六根的根性與善惡沒有關係,與善惡有關係的是什麼?第六意識有關係,第六意識分別;與第七識的關係最大,末那識是執著。末那識是我們這個六根(六根是講眼耳鼻舌身意),講到意根。真正執著善惡,嚴重的分別善惡,是末那識。所以末那識不是性種性,而是第二個,習種性。六根的根性是自性,《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本善,那個本善不是善惡的善,它原本有這個功能,眼能見、耳能聽,這是六根的根性,所以在佛法講它是了別,它不是分別,它沒有分別心。分別心是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沒有,不但沒有執著,它也沒有分別,它傳遞給第六識,第六識分別,傳給第七識,第七識執著,所以六、七是習種性。習種性,「習為修習」,學習,「聞法界等流教法,習修眾善,而成之種性也」,這就是《三字經》上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上面那個性是本性,大家是一樣的,你看每個人眼不都是見,耳不都是聽嗎?為什麼你看到歡喜,他看到討厭?那是第七識的事情,六、七識,絕對不是眼耳的事情,眼耳沒有。眼耳是本性,六、七、八裡頭都有習性,我們講八個識。所以,他聽到法界等流的教法,這就多了,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他要是接觸到,我們中國古人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是講習性。所以習性關係太大了,他要跟好人在一起,他就變好,他跟惡人在一起,他自然就變惡。所以你就想,教育是多麼重要!
- May 11 Tue 2010 09:10
人不孝順父母 什麼 全是假的
人不孝順父母 什麼 全是假的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今天這一次遇到這樣殊勝法門,就決定不能讓它空過,一定要有成就。我們個人的成就,頭一個就是我們說的「福人居福地」,你是真正有福之人。現在講東西要簡單,愈簡單愈好,大家才能記住。我勸人修福,福從哪裡修?從孝順父母修。孝順父母是福的根基,是福德的根本,人不孝順父母,什麼都不要談,全是假的。所以我們用最簡單的話說,心,我們的心,心裡頭要有孝悌忠信,孝悌忠信是我的心,心是孝悌忠信,你就有福的根。身,身是禮義廉恥,身是幹什麼用的?身是把禮義廉恥做出來,身是禮義廉恥。行為,行是仁愛和平。你看我們就把十二個字落實了,落實在我心,落實在我身,落實在我行為,這是真正有福德的人。有福德的人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地,這佛法裡頭講得很清楚,「境隨心轉」,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隨人的念頭在轉。我們現在念頭這麼好,以孝悌忠信為心,常常不能夠離開;身無論在什麼地方,表現的是禮義廉恥,頭一個是有禮貌,要有禮;我們的行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開仁愛和平,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說這多好!那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用這個基礎來學佛,來念佛求往生,我們可以肯定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真是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為什麼?因為他符合《彌陀經》上要求的條件。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哪種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這個人是多善根、多福德,現在我們學佛遇到這個緣是多因緣。我們這三個條件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具足,那就決定往生。所以學佛,先把人做好,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說得很清楚,那個地方「皆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這十二個字做好了,這個人就是上善之人,就沒錯。 //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 May 11 Tue 2010 08:56
晚上睡覺躲在被窩裡面看網路
晚上睡覺躲在被窩裡面看網路
- May 04 Tue 2010 09:12
不教了小孩也不懂得孝順父母
不教了小孩也不懂得孝順父母
所以佛在經上早就給我們指出來,菩薩最大的障礙是疑,懷疑。對法門不相信,半信半疑,對老師不相信,這就很難成就。所以我們相信佛,世尊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所傳的這個法門決定沒錯;相信這個法,現在講起來就是淨土的五經一論,我們相信法,依照這個法去修行,決定有成就;我們相信那些成就的人,《淨土聖賢錄》裡面所說的,《往生傳》裡面所說的,這些年來我們親眼看見的、親耳所聞的,決定不是假的,這些往生的人給我們做了證據。如果我們聽人家幾句話就起了疑心,對這個法門就產生疑惑,那是什麼?那叫沒有善根的人,那叫沒有緣的人,佛度有緣人,他沒有緣,不能怪佛,要怪自己。所以信心真正是不容易,信心主宰了一切,信心也很不容易建立。佛法在中國這兩千年來度了許多的人,這些人能得度全靠信心。信心從哪裡來的?信心從孝心裡出來。孝養父母才會奉事師長,哪一個往生是不孝父母的?那可以說一個都找不到,孝順父母。父母從小教子女,教他尊師重道。只有到了現前好像父母疏忽,不教了,小孩也不懂得孝順父母,做父母的也不懂得教育小孩,這個現象在現前很普遍。過去我們在外國看到,現在中國人跟外國人學,學得很有成就,不但是趕上外國人,我看現在超過外國人多多!所以社會的動亂它不是偶然的。孝道、師道失掉,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沒有了。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孝道、師道的基礎上。
- Apr 06 Tue 2010 16:01
教化最重要身教重於言教
教化最重要身教重於言教
>>>底下這一首,「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你看這首偈說得很清楚,你學佛為什麼?學佛為證菩提。沒有忘掉國家社會,為什麼?莊嚴國土。用什麼來莊嚴?用供養佛,用受持正法修諸智。供養佛怎麼供養?大乘教裡面,處處佛都說了,佛講的是法供養,不是講別的。法供養裡面第一條,「依教修行供養」,佛所教你的你統統做到,這叫供養佛。佛教什麼?我們淨土宗,遵守佛教導我們的最高修學的指導原則是「淨業三福」,《觀無量壽佛經》上的三句話,這是淨土宗最高的指導原則。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我們真正落實做到,這叫供養佛。我就從這一句,這些年來提倡儒釋道的三個根,從哪裡得來的?從這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落實?《弟子規》落實了。《弟子規》是不是佛法?是,儒家的東西是佛法,佛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慈心不殺」,我就想到《太上感應篇》。底下一句「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上說的。這句話是儒釋道三個根,重要!第二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第三句是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是教化眾生,自己修成之後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最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於言教,我自己要做出來給人看,這才行,你自己做不到,你教人,人家不相信。所以受持正法,受是接受,持是保持。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智慧,菩提就是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我們要把它開啟出來,那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前面所講的全都是戒律,《弟子規》是戒律,《感應篇》是戒律,《十善業道》是戒律,這個叫根本戒,這個做不到,其他的你都不能成就,所以佛法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展開經卷,常常看到佛稱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有標準的,第一條做到才叫善人。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真正落實,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落實了,工作上也落實了,處事待人接物統統能落實,這才叫善男子善女人。
- Mar 26 Fri 2010 16:52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得三昧
dod0024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得三昧
>>> 了解事實真相之後才曉得,整個宇宙是怎麼來的?是從念頭生起來,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點都不錯。「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都是佛經上的經文。我們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前念滅,後念又生。如果前念滅了後念不生,這宇宙就沒有了。所以相是幻相,不是真的,你把它當真的,虧就吃大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說的,這真話,這是諸法實相。如果真正了解一切法的真相,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得三昧,你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那叫什麼?你不造業了,不但不造惡業,善業也沒有;不但不造染業,淨業也沒有,那是什麼?回歸自性,妄盡還源。所以這現前是念現前,心裡有佛,佛就現前;心裡有法,法就現前,法是智慧。這些佛現前,現在法慧菩薩之前,開口說話了,你看前面是現身,身業加持,語業加持:
- Mar 26 Fri 2010 16:44
最大的是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
dod0023 最大的是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
>>> 在現前我們講因果講得非常粗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德常常告訴我們,「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總報」。時辰是什麼?古德也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你現在造作的不善,果報沒現前,那是什麼?你過去生中修的福很大,宿世修的福,造惡,福一定虧折,但是虧折之後還有餘福,餘福享盡,惡報就現前。有人行善,但是現前生活並不好,依然窮困潦倒,這是什麼原因?你雖修善,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太重,今生修善已經得到很好的彌補,如果不修善,那你的果報就不堪設想。過去生中的惡業消盡,你所修的善因就成熟,善果就現前,這道理我們要懂。不要看到多少人修善沒有善報,多少人作惡也沒有惡報,好像因果這個說法靠不住,是嚇唬人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你要細心觀察,因果報應就在眼前,很明顯。台灣的黃警官,這是個有心人,專門蒐集刑事案件的資料,應該有十幾、二十年了,蒐集這個,他現在手上有幾百個案件。他說台灣很多刑事案件被破獲的,都是因為受害的冤魂引導警方把他的屍體找到,案件破了,幾乎佔破案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沒有他們自己來幫助警方,這個案件破不了。所以他們從事於刑警的人員個個都相信因果,好像這個事情就真的跟著在眼前,一點都不假。我邀請他把這些案件整理成文字,印成書,好像有,他的書已經流通了。我說印成書還不夠,你要抽出機會到處給人講演,要提醒大眾,讓人深信因果,不敢作惡,自自然然就能夠斷惡修善,那你的功德就大!你的材料真實,不是假的,真人真事,而且都透過媒體報導的,電視報導過、報紙報導過,我們怎能不相信!古書裡面記載的那是古人講的,有人懷疑未必是真的,古人是勸善。現前我們在台灣這六十年,六十年當中這刑事案件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善因裡面最大的是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惡業裡面最重的是邪淫,古人講的「萬惡淫為首」,這就是邪淫,你說多可怕!老祖宗的話傳了幾千年,在今天的社會讓我們看到,時時看到、處處看到。社會動亂,為什麼?萬惡,這是最嚴重的惡,今天社會上普遍的流行,這怎麼得了!要救這個社會,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孝道,人人都懂得孝悌忠信,萬惡淫為首自自然然就淡化。有方法、有道理,我們要懂得,我們得依教奉行,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