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F文件-世界教育 (4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社會上盡的什麼義務教學
 >>>底下大師告訴我們,「而三賢互有增微」,這個講得好。實在三賢有增微,我們何嘗沒有我們大家在一起同修,你看有的人慈悲心多一點,有些人慈悲心少一點,他不就是有不同三賢,像十住跟十行就不一樣。他為什麼有這個階層也就是有增有減,不相同。有人大悲心多一點,深心少一點。深心我講了三個,我用《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正覺,我講這三個。實在這三個它有連帶關係,雖有連帶關係還是有等差、有不同。這個原因是我們過去生中習性不一樣,所以性相近、習相遠,習性不相同,這不能不知道的。已經有的,幫助他提升,缺少這一分的,要慢慢把他提起來。這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實在講,五欲六塵並不重要,物質生活愈清淡愈健康。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淨到極處就豁然大悟
 >>>在受用上來講,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的,你所念的真如就是本智、本覺智。實在也就是中國老祖宗所說的本善,本性本善。《三字經》上前面這一句話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佛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性相近,習相遠」。從本性說,大家是一樣的,都是本善、都是本覺、都是本智,這個智是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只要心清淨,清淨到極處就豁然大悟,智慧開了。是從定開的慧,不是學來的,學那是知識,為什麼它跟阿賴耶相應,自性本具的智慧與阿賴耶不相應,這要懂得。所以你用阿賴耶去求智慧,怎麼會求得到?全叫知識。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智慧就現前。他教你放下這個,你可不能用這個,用妄想分別執著,哪來智慧?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是佛法並不止於人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八卷)  2009/11/10     檔名:12-17-2058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生活空間不能離地球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七卷)  2009/11/9     檔名:12-17-2057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萬不能疏忽儒家的根《弟子規》
 >>>緣沒有了,但是重要的原則,我就在講經時候常常提醒,抓住這個原則,沒有不成就的。如果諸位有福報,能在一個寺院、能在一個山頭,最好是離開城市,清淨的環境,十年不下山。如果你才三、四十歲,真的在山上閉關十年,十年怎麼學首先把根紮穩。根是戒律,我常講的儒釋道的三個根,千萬不能疏忽,儒家的根《弟子規》,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十善業道》,這三樣東西用一年的時間把它落實,這是屬於戒律。戒律不是念的,是叫你做的,你用一年的時間把這個做到;然後再選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這一部經你好好的學它十年,就通了。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在我想,這一般古人有例子,我們能看到的,三年到五年你就得定,專學一樣,你不分心,心就定了。你看,有戒、有定,得定之後,三、五年沒有不開悟的。悟,有大悟、有小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不敢講,大悟肯定可以做到。如果有大悟,這個迅辯就有了,你有戒定慧的功夫,時時刻刻跟佛菩薩感應道交。這裡頭最忌諱的是求名聞利養,那就壞了,有這個念頭就把你的功德破掉,不可以有名聞利養的念頭,這一定要懂。成就自己才能夠幫助別人自己不能成就,拿什麼幫助別人念念心裡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叫複小座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
這個方法是幾千年來,佛門裡面培養法師唯一的一個方法。那個時候沒有佛學院,老和尚升座講經,學講經的人,無論是出家、在家,坐在前兩排,那是學講經的。老和尚講完之後,學生們複講,叫複小座,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複講完全講老師的,不能加自己一點意思,也不能去找參考資料加進去,不可以,老師怎麼講,你就怎麼講,漏掉沒有關係,不可以加。我的能力大概能講到百分之九十還要多一點,有這個能力,班上像我這個能力還找不到第二個,理解力強,所以有這個能力,我學得很輕鬆、很愉快。老師教的兩個人,他們都還沒有學會,我在旁邊已經學會了,所以我無形當中就變成老師的助教,為什麼老師講經只講一遍,你要專心聽。如果你要是聽漏了,你想讓老師再講一遍,「老師,這一句我不清楚,要怎麼講法」老師:你過來。不是呵斥你一頓,老師常常手上拿著扇子,他就打你,打了之後怎麼樣還是不給你講。他說如果我打了你、罵了你,我還給你講,你還有僥倖的心理,不要緊,沒聽會頂多挨打,還是會講,打了也不講,這就沒有辦法。所以同學就來找我,我能記住,我給大家講。這個事情可能老師也知道,我有這個能力。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是知識分子不願意接觸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四卷)  2009/11/6   檔名:12-17-2054★請上網看全文★ .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傳統文化是大乘的根基
 >>>
我們真正要學習中國傳統的文化,這個很重要,中國傳統文化是大乘的根基,現在學《弟子規》,《弟子規》大家知道了,這麼多年我們在提倡,大家曉得了。能不能學得好用心就學得好。實在講,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東西,教我們抓綱領,綱領抓住。中國傳統東西是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多簡單。佛法裡面,淨業三福、五戒十善、六度、普賢十願,也是四個科目。你真的用心,真的心上有,那你就契入境界。所以我們常講的八德,八德兩個講法,古人的講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來又有一種講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兩種我們把它合起來,四個重複,四個重複去掉十二個字,這是中國的德目。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孝悌忠信從我心做起,禮義廉恥從我身做起,仁愛和平從我行做起」,我們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和樂,家和萬事興,我們居住這個地區不會有災難。為什麼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人,哪一個人不能成聖成賢佛法講,哪一個人不能作菩薩、不能作佛問題是你自己肯不肯幹,得用心才行。心上再不要有自私自利,再不可以有是非人我,不能有名聞利養,不能有五欲六塵,心裡頭要有道德,這個道德是性德,自性裡頭本來有的。道德就是我的心,心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我的行為,行為就是道德,成就了。佛菩薩大聖大賢之道,不在外頭,在自己自性裡面,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請上網看全文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不是呆板的不是落伍的
 >>>這後面說,「具斯五義,故云無勝,上即七辯」,我們昨天講的七種辯才無礙,這個前面的七句確實就是七辯。下面第八「無懈者,通策前七,無疲倦故」,這個無懈是精進,精進不懈。我們中國古德講日新又新是這個意思,現在講天天求進步。在佛門,寺院裡面一進門,山門天王殿,山門,裡面塑的有四大金剛,就是四天王,四天王裡面第二位南方增長天王就是無懈。你看他的名字叫增長,智慧增長、德行增長,在我們今天講,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增長,樣樣都往上提升。所以佛教不是呆板的不是落伍的、不是一成不變,它求進步,它求精進,無懈就是精進,精進要靠智慧。所以精進什麼前面的七種智慧,不斷的要向上提升,就是這個意思。下面第九「無奪者,具前總別」,這個無奪就好像是總結,前面的總是四無礙辯才,別就是前面所說的八種,「無能制伏,令退屈故」,這種智慧辯才這是具足自性的性德,有沒有能制伏的沒有,他自性裡頭有,沒有任何力量叫他退轉、叫他屈服,不可能。為什麼下面有解釋,「何以故下,徵釋」,何以故是經文,『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這就是說這個解釋,「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諸佛加」,這個道理在此地。為什麼說到無能制伏,令退屈故,這說到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何以故三個字是問話,這裡面的意思是「諸佛有力能與,有慈能普,何故十智唯與法慧」。諸佛有這個能力能夠加持你,有大慈悲,所以他能夠普遍加持你,也能夠加持一切眾生,這是真的。佛菩薩這種加持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還源觀》裡面講的三種周遍就是有慈能普。這樣的加持是加持法慧菩薩,法慧菩薩是剛剛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圓教初住,他剛剛離開十法界,證得這個果位,他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通常叫這個地方叫一真法界,他到這裡去了。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味哪有法味濃!人貪愛世味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仁義禮智信再一擴張,八德
 >>>
所以人循著性德去生活,那一生是美好的,來生更美好,不能違背性德。性德是什麼中國老祖宗說得很好,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性德。五倫是講關係,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講關係,不同的關係有不同的義務,那個義務就是德行。五倫是屬於道,跟關係相應的這是德,所以父慈子孝這是德,君仁臣義是德,朋友有信這是德。在中國,老祖宗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五種基本的德行五常,常就是性德,與自性相應這是常;我們現在的話講,這個常就是宇宙之間的規則。像我們地球的運轉,環繞太陽一周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是自然現象。隨順自然現象這是德,不可以違背大自然,大自然的規律就是道。所以在人倫上面,古聖先賢教給我們仁義禮智信,這是隨順大自然,一個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從仁義禮智信再一擴張,八德,八德兩個講法,古時候講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現在人是用「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我們八德路都是用這個名稱。這兩種說法重複四個字,把重複的去掉,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十二個字,這就是順著自性,這就是積功累德。念念不忘就是積功,就是積功累德,我們的思想、起心動念,我們的言語造作,必須跟它相應,中國老祖宗教我們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喜充滿從哪裡來的上求下化
 
第三種叫「應辯,應時應機,無有差異」,這也是屬於樂說。人活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在想要活得有意義、要活得有價值。價值跟意義絕不是自私的,如果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沒有什麼價值,也沒有什麼意義。真正講活出價值、活出意義,那都是絕頂聰明智慧的人,而且幾乎全都是從事於教育工作者。諸位冷靜去觀察,古聖先賢,在中國代表的人物孔子、孟子,學者!在佛法裡面諸佛菩薩,他們一生幹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有意思。而他們對宇宙萬有了解得透徹,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割。他們教學的對象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裡頭一切眾生,比我高的是我的老師,比我低的是我的學生,上求下化,這是何等的快樂!夫子說了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喜悅。真正的喜悅從哪裡來的從學習裡頭來的。學習聖賢你才會有喜悅。這種喜悅不是從外頭來的,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我們世間人講頭一個受用是身心健康,多快樂!在佛法裡面,佛菩薩常講「法喜充滿」,那個法喜就是孔子講的不亦悅乎。法喜充滿從哪裡來的?上求下化,上面跟老師學,下面認真去教,從這來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永遠在歡喜。永遠歡喜,在世間法裡面能看到,可是大家沒有注意,實在講每個人都有,在什麼時候三歲之前。你看嬰兒,你看二、三歲的嬰兒,你看他滿臉笑容,無論跟誰,他沒有什麼親怨,沒有什麼這個喜歡不喜歡,他統統都喜歡,無論什麼人逗他,他都笑。彭鑫醫生講的,三歲以前,他說這是醫學界裡頭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統計,一天要笑一百七十次,他身體健康快樂。他說人長大的時候,一天大概平均只笑七次,中國人可能都沒有,每天都板著面孔。記住,老祖宗有一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養生之道裡頭一個條件。你如何能叫你心裡頭喜事不斷,有沒有辦法有,學聖賢教誨就行,你這個喜悅不會中斷的,永遠在歡喜,除這個之外,世間法沒有。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叫複小座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
這個方法是幾千年來,佛門裡面培養法師唯一的一個方法。那個時候沒有佛學院,老和尚升座講經,學講經的人,無論是出家、在家,坐在前兩排,那是學講經的。老和尚講完之後,學生們複講,叫複小座,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複講完全講老師的,不能加自己一點意思,也不能去找參考資料加進去,不可以,老師怎麼講,你就怎麼講,漏掉沒有關係,不可以加。我的能力大概能講到百分之九十還要多一點,有這個能力,班上像我這個能力還找不到第二個,理解力強,所以有這個能力,我學得很輕鬆、很愉快。老師教的兩個人,他們都還沒有學會,我在旁邊已經學會了,所以我無形當中就變成老師的助教,為什麼老師講經只講一遍,你要專心聽。如果你要是聽漏了,你想讓老師再講一遍,「老師,這一句我不清楚,要怎麼講法」老師:你過來。不是呵斥你一頓,老師常常手上拿著扇子,他就打你,打了之後怎麼樣還是不給你講。他說如果我打了你、罵了你,我還給你講,你還有僥倖的心理,不要緊,沒聽會頂多挨打,還是會講,打了也不講,這就沒有辦法。所以同學就來找我,我能記住,我給大家講。這個事情可能老師也知道,我有這個能力。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絲毫都不保留智慧天天增長
 >>>
末後一句第四,「樂說無礙智」,這個樂字有兩種讀法,一種讀樂,快樂的樂;在此地念「要」,樂好,就是愛好、喜歡說。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喜歡說法,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不喜歡教人,他們確實不吝嗇,我們講不吝法。不是說我知道不肯告訴別人,知道多少統統告訴別人,我們中國人形容說和盤托出,一絲毫都不保留,這樣的人智慧天天增長。如果自己學得到的東西,不願意告訴別人,怕別人學會,怕別人比我高,他所學的就到這個地方為止,不能再往上提升。吝法的果報,果報不可思議!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曉得,幫助別人開悟,你智慧增長就非常快速。如果是障礙別人學習經教,你將來的果報在阿鼻地獄,為什麼障礙別人學習經教是斷人法身慧命,比殺他身命的罪還重,殺他身命罪輕,破壞他聞法的緣分這個罪很重,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要怎樣幫助自己成長智慧?法布施,盡量以自己一切的能力,幫助別人聞到佛法、接觸到佛法。我們印經布施是法布施,現在這個光碟是法布施,我們的網路、衛星都是法布施。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大菩薩我們很熟悉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二卷)  2009/11/4   檔名:12-17-2052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了通達一切法的義理
 >>>第一個是講「義無礙智,於諸法義,了了通達」,這種智慧靠什麼靠讀經,讀經要會讀。我們現在實在講佛經是有難處,假如你要是把意思解錯,你這路就走偏。義是義理,法是諸法,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這是法,一切法的義理你都能夠通達,這個事情可不是容易事。李老師以前告訴我,他說你發心要講經,講經第一個條件要通達世出世間法。這個諸法就是包括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都得通達,了了是透徹明瞭。誰能做到?李老師舉例,佛法這一部《大藏經》,就三藏十二部經,你這一生能不能通達明瞭世間法不要說別的,就說咱們中國第一部大叢書《四庫全書》,你有沒有能力把它念得通達明瞭?不可能。《四庫全書》出版的時候,我是很想、很羨慕,但價錢太貴,那個時候應該是在二十年前,要一百六十多萬。我哪裡有這個錢?可是有一天有個居士,他發心要送我一套,供養一套,這非常難得,他供養我這一筆錢,剛好就買了一部《四庫全書》。而且這一套是商務印書館最後的一套,我跟商務印書館結了這個緣,買來之後寄到達拉斯,那時候就放在達拉斯,我們自己道場的樓上。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就告訴我,「法師,假設一個人從一出生就會讀書,來讀這部《四庫全書》,讀一百年,這部書還沒念完。」你就可想那個分量之多,這就難!通達世間法,了了通達一切法的義理,談何容易?不通,不通就不能講經。這怎麼辦?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
 
>>>大乘教裡面常講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實報土是例外,沒有講例外。實報土是什麼造成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十法界裡的佛法界,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要是沒有了,這個實報土也沒有了,剩下來的就回歸自性,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恆不變,在哲學裡面講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生能現精神跟物質。但是你要知道,它能現不是真的,所現的這些現象全是生滅,就是量子力學裡面發現的,全是極其微弱的光點,光子,光子的點它們的連續相。它不說相續,說連續好,為什麼它各個是獨立的。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它是連續的,這說得好。相續是一個東西,張張都一樣的,那行;它不是一樣的,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是相同的,無量劫以來找不到兩個相同的。這才把諸法實相揭露,現在人講揭祕,這個祕密被揭穿了,這是事實真相。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識變的,識是什麼識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就變善,念頭不善就變得不善。所以我們要是念念念貪瞋痴慢,那就不善,那是念的病毒,你肯定要生病。如果你念念當中是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念念當中是安定和平,那就完全是善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
 
>>>大乘教裡面常講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實報土是例外,沒有講例外。實報土是什麼造成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十法界裡的佛法界,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要是沒有了,這個實報土也沒有了,剩下來的就回歸自性,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恆不變,在哲學裡面講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生能現精神跟物質。但是你要知道,它能現不是真的,所現的這些現象全是生滅,就是量子力學裡面發現的,全是極其微弱的光點,光子,光子的點它們的連續相。它不說相續,說連續好,為什麼它各個是獨立的。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它是連續的,這說得好。相續是一個東西,張張都一樣的,那行;它不是一樣的,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是相同的,無量劫以來找不到兩個相同的。這才把諸法實相揭露,現在人講揭祕,這個祕密被揭穿了,這是事實真相。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識變的,識是什麼識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就變善,念頭不善就變得不善。所以我們要是念念念貪瞋痴慢,那就不善,那是念的病毒,你肯定要生病。如果你念念當中是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念念當中是安定和平,那就完全是善的。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私心自己欲望沒有希求
 >>>
總的來說,求生淨土的條件,你看淨土三經裡面告訴我們,三個條件,信、願、行。雖然說得很簡單,可是都很不容易,你對淨土是不是真信我信!我真信。真的標準是什麼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全放下,這叫真信。如果還沒有放下,不是真信。這麼一來,那我一天到晚只是念著阿彌陀佛,什麼事都不能幹了,是不是這樣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幹,為什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不妨礙你念佛。你心裡真有阿彌陀佛,而且你無論幹什麼事情,你會做得非常圓滿,為什麼你沒有私心,你沒有自己。那你做事是為什麼做事是行菩薩道,是落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個偉大。事會不會給你帶來煩心、帶來苦惱沒有,這叫真學佛,裡面沒有捨棄護持正法,願正法久住、願眾生得度,你會幫助一切眾生,統統叫念佛。為什麼你對這裡頭沒有欲望、沒有希求、沒有為我,有為我就叫造業不為我,我沒有了。我在哪裡我跟阿彌陀佛、我跟極樂世界融成一體,隨著自己的境界是向上不斷在提升。身體住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妨礙,不妨礙自己,也不妨礙眾生,這叫清淨,這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是智慧、是佛智,那事情怎麼會做得不圓滿?哪有不圓滿的道理。為什麼圓滿四德具足。這個四德是《還源觀》裡面所講的,第一個隨緣妙用,第二威儀有則,第三柔和質直,第四代眾生苦,這才叫自行化他。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私心自己欲望沒有希求
 >>>
總的來說,求生淨土的條件,你看淨土三經裡面告訴我們,三個條件,信、願、行。雖然說得很簡單,可是都很不容易,你對淨土是不是真信我信!我真信。真的標準是什麼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全放下,這叫真信。如果還沒有放下,不是真信。這麼一來,那我一天到晚只是念著阿彌陀佛,什麼事都不能幹了,是不是這樣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幹,為什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不妨礙你念佛。你心裡真有阿彌陀佛,而且你無論幹什麼事情,你會做得非常圓滿,為什麼你沒有私心,你沒有自己。那你做事是為什麼做事是行菩薩道,是落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個偉大。事會不會給你帶來煩心、帶來苦惱沒有,這叫真學佛,裡面沒有捨棄護持正法,願正法久住、願眾生得度,你會幫助一切眾生,統統叫念佛。為什麼你對這裡頭沒有欲望、沒有希求、沒有為我,有為我就叫造業不為我,我沒有了。我在哪裡我跟阿彌陀佛、我跟極樂世界融成一體,隨著自己的境界是向上不斷在提升。身體住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妨礙,不妨礙自己,也不妨礙眾生,這叫清淨,這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是智慧、是佛智,那事情怎麼會做得不圓滿?哪有不圓滿的道理。為什麼圓滿四德具足。這個四德是《還源觀》裡面所講的,第一個隨緣妙用,第二威儀有則,第三柔和質直,第四代眾生苦,這才叫自行化他。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