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妙音普聞十方智明
 >>>我們再看下面第四,「能以妙音普聞十方智明」,這是佛菩薩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絕大多數的眾生耳根比眼根的能力殊勝,也就是看不大容易看得清楚,聽容易聽清楚,我們這個世界就屬於這種人。所以楞嚴會上,佛叫文殊菩薩為我們世界眾生選擇法門,二十五個菩薩提出他們修行的報告,文殊菩薩選擇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耳根圓通。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也是耳根能力最強,跟觀世音菩薩的法門相應,所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統統是用言語講經教學,那個時候並沒有記載。每天講,答覆同學們的提問,提問的很多有不少都有記載,特別是在小乘經裡面。我們看到小乘經很短,有的時候一、二百個字,為什麼解答一個問題。看到佛的智慧,佛用什麼教化眾生用音聲、用言語,所以能以妙音。這個音怎麼妙法不用思考、不用分別,隨問就隨答,這個妙!我們碰到問題,問題要研究,要好好想一想,那就不妙;佛菩薩,你問他,他不要想的。
 >>>所以佛在經典裡面有用比喻,用鐘鼓做比喻,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你不叩它就不鳴。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亦復如是,這裡面有很深的意思。總的來講,就是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攀緣你肯定是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頭,你攀緣;隨緣不是的,隨緣是隨順眾生,隨緣不攀緣。用現在的話說,佛教化眾生永遠是被動,而不是主動的,你不感他不應,你感他就有應,他被動的。這個教育的意義非常之深,人人都能夠守住這個原則,天下太平,沒事。人怎麼樣守本分,不生事,沒有事。所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是什麼攀緣,想出這個點子,想出那個點子,其實都是惹麻煩,都是惹災禍。庸人是個平常人,他不惹事生非,所以這個用意非常之深,這是什麼完全符合於自性,就是性德。攀緣想點子,想怎麼搞的時候,這個性德裡頭沒有,這個意思很深!特別是我們自己要想回歸自性,想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不懂這個道理你永遠回不了頭,就是你要想怎樣怎樣錯了,不可以,由不得你去想。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