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實際上去觀察凡是人,皆須愛
  >>>
一切法是一體,這個不但我們自己要明白、要覺悟。在今天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空間擴張了,不是像古時候居住在一個地方老死不相往來。現在我想台灣每個同修活動空間都是全地球,常常出去旅行,去觀光旅遊。我們哪一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都常常在接觸。接觸要用什麼心態?要用學習的心態。學習的心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看看在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我們自性在那裡起了什麼變化?都是自性,除了自性之外沒有一法,這個我們學大乘的都知道,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它是我們自體的一部分。就好比我們的身體,我們對身體每個器官,五臟六腑都要知道,知道它的功能。我們今天周遊列國的時候,對於一切,就像知道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外面五官、裡面臟腑樣樣都了解。經典裡面讀誦的是書本上的,實際上去觀察,知道「凡是人,皆須愛」,知道不同的文化決定有共同的融合點。為什麼?它是一個性變現出來的,肯定有一個、有一點是共通的。
 >>>所以我們發現,我這十幾年來接觸許多宗教,我也讀很多宗教經典,我們從經典裡面發現什麼倫理所講的相同,道德是相同的,因果是相同,科學跟哲學也是相同的,有淺深差別不同。整個中心點是個愛字,你看佛家講慈悲,基督教、天主教是神愛世人,伊斯蘭教講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所以仁慈博愛,這是共同點,哪有不能團結的道理哪有不能合作的道理如果整個世界上的人都能團結,都能夠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你看這個世界多美好。他們宗教講天堂,我們把天堂在地球上實現了。我們淨土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能在地球上實現,不是做不到,做得到。我們在這裡做天堂,上帝反不反對我們在這裡做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嫉不嫉妒?絕對沒有,希望你做。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所以三種周遍,第三個那一條重要,那一句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他含容空有,含空就是心包太虛,容有,容納萬有,那不就是量周沙界嗎?那麼大的心量,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嫉妒、沒有障礙,這是佛的教育。所以佛教育才真正講到究竟、講到徹底。我們以這個理念跟不同宗教往來。我原本想的還要通過辯論,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想到這十幾年來,所遇到宗教,一說,大家都能接受,這個好難得。所以宗教不能只講形式,形式是接引,接引過來之後一定要受教育,經典的教育。好像學校,我們不能只是招生,那個形式是招生,招生來不上課,不行,這招生招進來的時候要上課。現在的宗教變成什麼?招生,用很多手段來招生,招來之後不上課,於是就產生許多門戶之見,造成不協調、不和睦。這就是什麼?把學生招來的時候沒上課。如果要上課,每個宗教都好,沒有一個宗教經典教你做壞事、教你做惡人的,沒有。
 >>>
所以說定、三昧,這是自性本定,能同佛身相名號現前。我們自己這樣做的時候,就是代表佛的形相、佛的名號現前了。你看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現身所用的;換句話說,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教化這些眾生,此時此地的眾生,教他什麼?他缺乏什麼,你就教他什麼。釋迦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仁慈,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缺少仁慈,都是自私自利。仁者愛人,仁是兩個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缺少這個。慈是慈悲的意思。所以釋迦,你看看這個意思,我們要把它做到,真正做到仁慈的人,口裡念釋迦不行,要做出來。牟尼是寂滅,就是清淨的意思,對自己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對別人大慈大悲,推己及人。你看他這個名號就是在此時此地教學的指導原則,我們把它做到了,我們不是跟釋迦同名同號了嗎?這不就現前了嗎?佛菩薩沒有名號,佛的名號是性德。我們的性德,德能無量無邊,所以一個名號沒法子包容,要用許多名號來說明它。
 >>>
菩薩的名號是修德,我們怎樣修法。地藏菩薩是孝悌,孝親尊師,地代表什麼?心地。心地怎麼樣耕耘地能夠生長萬物,我們心地能生長萬法,用什麼?孝親尊師。我們把孝親尊師做好,地藏菩薩現前了。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時時刻刻伸出援手幫助苦難眾生。今天這個世界,眾生最大的苦難是什麼是疏忽了倫理道德的教育,全世界。我們今天能把宗教裡面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恢復,這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個就是觀世音菩薩。都得把它演出來、做出來,才管用。文殊菩薩表智慧,無論幹什麼事情,理智做主宰,不能用感情,這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你看這個名字,希望人人都是賢人,人人都是聖人,所以普賢菩薩代表是實踐,真幹,他代表修德,佛號是代表性德,從修才能證得性德。佛教要是不認識它,真的會當面錯過,認識它你才會歡喜它,你才真正全心全力去學習它。    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的世界
  所以這是講佛身,佛的身相,佛身是什麼?就是十善業道。我們可以從大乘教裡面看到的,十善業是基礎,也是終極,它是開始,它也是圓滿,這個我們決定不能疏忽。這個十條,在小乘展開,阿羅漢三千威儀,三千威儀濃縮就是十善,十善一展開是三千威儀;在大乘菩薩,這一展開是八萬四千細行。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佛像,這畫的佛像,圓光上面有三個字,通常是用梵文寫的,三個字,也有用中文寫的,它的發音叫「唵阿吽」,就是十善業。唵是身業,阿是口業,吽是意業,身三、口四、意三,你看十善在佛圓光頂上圓滿了。從哪裡學起?從開始學起,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是根據這一句,這麼多年來在全世界告訴我們學佛的同修,紮三個根。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因果教育,《太上感應篇》,後面是修十善業。《十善業道》是佛的根,《感應篇》是道的根,《弟子規》是儒的根,這三個根紮下去,我們的學業、道業決定有成就。如果沒有這三個根,你再努力,你搞的是佛學,不是學佛。你是學儒、學道、學佛,那就是真幹。如果沒有落實的話,那你搞儒學、道學、佛學,把它變成學術,跟你自己的思想、言行不發生關係,換句話說,方老師講那個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沒分,你還是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的世界,這一定的道理。所以老師的恩德,不容易!我們念念不忘。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第二0六七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tb2009 的頭像
    amtb2009

    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Quotient Health Remedy

    amtb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